彩好华车接母亲

彩好华车接母亲

王田小说2025-11-21 10:11:44
“明天是我结婚的大喜日,今日,彩好华车接母亲”,电话中他很得意,要我陪他一块去……
二十年前的事至今回味,每每向人讲述,不仅是因为他事业上有了价值斤两的人物。
那年,他陕西师大毕业先是留校执教,后来转到省城一家新闻出版机关工作,也把他的父母接去了省城。逢年过节却不忘回家看看,亲戚要走,朋友要访,为他烙过饼的大婶,补过衣的大嫂,帮扶他上学的叔伯们,他都要从那里安托好一份情。他曾经对我说,一个人晾晒身,两个人晾晒心,和大家一块,暖心!而今,已进入不惑年岁的他,不论人,抱了情,家常回。
也是的,家要常回。想他当年,桥断,路漫,歇过家家客店,一路梅花相伴。他成长的道路十分坎坷,这不能单说因为他生长在那不发达的年代,主要原因是他本身的家境,有父母他却形同孤儿,除了要不断砥砺自己奋发图强的心志,还要不时调和他父亲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他父母间的关系很是不好,也许是因为家境的贫穷,也许是因为双方性格的差异,但我坚持认为那是一个社会的原因。他的家庭成分不好,小时候的我就只说“他家是地主”,也见过他父亲挨批斗的场景。因此,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诸多人为因素钳制的这个家庭,多半不得安宁。父亲莫名的烦恼,母亲难言的委屈,为过日子吵过,闹过,拳脚相加在他父亲那里时有发生。小时候的他生活在一个惶恐不安的环境中,放学回家,不见门上锁,就是锅灶冰冷,狼藉的场面,他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默默地整理家什,然后流着泪跑去找他的父母。那时候,我伯父是村上的干部,他父母每当闹一场,结局都是在我伯父那里做调解,他流泪的样子我见过几回。
客观地说,他父母对他没有太多的关照,但他爱他们,他深深理解他们命运的不幸,过日子的艰难。他父亲和他母亲都是再婚,这个家庭有他同母异父的两个哥哥,同父异母的两个姐姐,按说是个大家庭,用不着他幼小的心灵担当这么多不幸,可两个姐姐不久嫁了人,大哥因为继续呆在这个动荡不宁的家庭诸多不便,投靠了在陕北远房的叔伯,后来成了家,二哥不久也走了,留下他与父母三口之家勉强支撑。他母亲承受最大的痛苦与煎熬仅仅为了他,盼望他快快长大,好担当起这个家庭,改变他们多舛的命运。
他上初中时,他母亲终于抗不过命运的打压,投奔他大哥那里靠挖山药,喂猪,与他二哥相依为命。不言而喻,他求学的道路更加艰难,加之他父亲有泥水匠的手艺,多半时候出门给人做活,家不像个家。他放学回家屋子多见冰冷,有时邻里乡亲送他一碗热饭,他就替人家有做不尽的好事。记得有一回,我母亲做了好饭叫他来吃,急乎乎兴冲冲地跑去,眼前门上锁,屋顶雪,我母亲泪眼,想的是此时他流落在何处。我家有台缝纫机,隔三岔五为他缝补,他拿来缝补的衣服一来就是一打,有时还有他父亲的。缝缝补补,节衣缩食,事实上他父子俩生活清苦寒酸。期间,他去过他母亲那里几回,一来请母亲回家,二来他想母亲,他爱母亲,他知道母亲那边生活得也不容易。
没有男人的世界难存在,没有女人的世界不美丽。每次看望母亲,母亲伤心的泪水,在他反而成了甜蜜的回味,也是他心灵的慰藉。成长,懂事,成才,有为,不负众望,也许能抚平母亲枯涸褶皱的心灵。他在母亲的牵挂,父亲的守望以及众相邻的爱护中完成了高中学业,拿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大学毕业后不久,他准备结婚,邻里乡亲多为他操心,操心他母亲的事。其实他早先给我传达了他的心事,他要接母亲回家,婚礼上不能没有母亲。是的,母亲是他生命最亲的女人!拜天地,拜父母,拜乡亲,他想象婚礼最美的时刻莫过于此。那一段时间,他每天往我家来几回,后来又邀我和他拜了几家长老,畅明了他的心思。这一举动,又叫大家佩服得不得了。
一天,两天,他的婚期逼近,大家等待着,等待着……明天就是他结婚的大喜日,突然,我接到他的电话,“彩好华车接母亲”,原来他弄得这般隆重喜庆,喜上加喜。
写到此,我又突然想起去年我们同学聚会时,一位事业初成的同学与我们全班同学共勉的一席话,他说,理家干事过日子,希望我们一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二要干好事业,幸福生活,在家做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在单位做一个好同事,于社会是一个好公民。在此,我不禁想为我的这位同学飘红喝彩,还有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