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如是说》读后
就是这个人,充满传奇色彩,引领华为从1987年2万元注册资金的小公司发展为2007年销售额658。8亿元的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使企业今昔之比,判若云泥。他的头脑充满智慧,他的行为神秘低调,他真人少露相,大隐于市,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带着对这位独特企业家的敬佩与好奇,带着对华为经营管理的关注,我阅读了龚文波著的《任正非如是说》一书,该书文笔朴实流畅、条理清晰、说理引人入胜,读后受益非浅。通过该书作者对任正非的解读,渐渐揭开华为的神秘面纱,我终于渐渐认识了这个人、这个企业。华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是任正非带领的团队一路艰苦卓绝奋斗而来的。他们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慢慢地有了收获,而且收获愈来愈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让我们来看看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看看他是如何率领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一往直前的。
“胜利的曙光是什么?胜利的曙光就是活下来,哪怕瘦一点,只要不得肝硬化、不得癌症,只要我们能活下来,我们就是胜利者。”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华为由一家民营企业成长为员工超过7万多人,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的国际化公司,堪称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一面标志性的旗帜,它所走过的路也正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但是,任正非对外面的赞誉从不心动,他始终坚持“活下来是真正的出路”的论调。
英特尔总裁格罗夫曾著《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阐述偏执的论点。任正非曾提“惟有惶者才能生存”,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危机意识,促使企业不断前进,而不为取得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惟有保持头脑清醒,保持敏锐感觉,才能与时俱进,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使企业保持活力,持续发展。尽管华为已是国际化公司,具备相当规模,但任正非仍认为活下去是基本问题,如履薄冰,他说:“只有生存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目标,才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关于企业文化,任正非也有精彩的论述:“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公司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倒是那些很浅的水在石头上流过去的时候才会泛起浪花。”在任正非的眼里,文化是个大概念,涵括很多东西,既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等,也包含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存亡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为管理服务的,最终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同时它又是管理中的理念和思想层次的内容。华为从一无所有发展至今天,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譬如“不创新是危险的”、“狼性文化”、“客户至上”等等。这些既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成果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理念思想,适应华为的发展需要,成为华为人工作生活的精神向导,创造了华为的辉煌。而这些理念、思想也在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不断适应新的需要,向着远方的目标,引领华为人走过一程又一程。
任正非的头脑,是个蕴藏无数珍贵思想的宝库。他写过许多的文章,将自己的智慧表达出来,使别人受益。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活生生的独特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关于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制度管理、研发与创新、人才培训与任用、客户关系管理等,他都有独到的、深刻的、精彩的见解。他的文章被业内广为流传,而他论企业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空气,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海水又蒸发。这样循环多了以后,它就忘了一个还在岸上喊逝者如斯夫的人,一个圣者,它忘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这个圣者是谁?就是企业家。”
我们无须将任正非神圣化,他的成就也与广阔的时代背景相联系,是时代创造了机遇,是时代选择了任正非。但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无可否认,任正非以其超越常人的智慧、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精诚专一的奋斗心,创造了华为的辉煌,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供世人借鉴、学习,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向任正非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