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错寻找理由
网上说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为《美文》杂志手写题词写了错字,把“风华正茂”的“茂”,下部的“戊”写成了“戍”。杂志社托词“也许是印刷问题”和“铁主席这样写,我们要尊重铁主席”。“这种对名人名家题词不敢过问和不敢把关的行为,为别人的错找理由恰恰是一种虚伪的尊重权威,实际上是一种对读者和题词人士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刚当选的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也是《美文》杂志主编,他回应这件事:“书法和书写是有区别的,在书法中,多一笔少一笔很正常,这不能算错别字。”这让我们想起伟人邓小平在题词“学习朱伯儒同志,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传到了空军政治部宣传部,“但觉得题词中‘名符其实’的‘符’字现在用得很少,一般都用‘名副其实’。”于是反映到中央办公厅,很快接到回电:小平同志请你们向语言学家请教一下,究竟用哪个字好。结果王力先生认为两个字都可以用,只是大家现在都用“名副其实”。几天后中办送来了小平同志重新写的题词,其中“名副其实”取代了原来的“名符其实”。为首长题词中一个字的写法,空政宣传部的同志竟然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到中办。而中办却也当做大事,如实向小平同志报告。小平同志则胸怀广阔从善如流,欣然为他人指出的一个字而重写题词。
一些名人名家在题词中写错字、用错词,甚至用语不当的事,并不鲜见,有的书报杂志和展览会上的墨迹,可以为证。但接受题词者虽然心知肚明而能够说破“皇帝的新衣”者,却不多。书照出、字照展。在我身边也有类似的事发生,我曾在做一期杂志时,想上一省领导的题词,可这题词有明显的错词,有人说这是领导的真笔迹要照用,有人说错了就是错了,是错的就不能用,后来在权力之下用了,书出来后读者反映强烈,只得收回重新印刷,造成损失。
人都有出错的时候,有了错误不怕,怕的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找种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辩解,大部分的人都有这个弱点,也包括我自己,在出现错误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办法而是掩盖它、推卸它,怕自己犯错所带来的后果要自己来负责,怕领导对自己工作的不认可。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是人生中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只有勇敢的面对错误,找出弥补错误的方法,把因错而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倍加小心。不能一错再错,不要为错误找借口。这个世界是现实而残酷的,不要给自己的错误找任何理由。不管理由是否经得起推敲,结果毕竟是一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地震后对文学的反思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