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三事

涉农三事

转牒散文2025-11-22 22:35:15
我的工作就是定时到农民家中进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十几年来,农民的纯朴时常让我感动。偏远山村的农民家中,能有政府机关里的人到家里来,总是感到很光荣。一进门,主人就为每人递上一小杯茶,茶杯小到仅容一口
我的工作就是定时到农民家中进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十几年来,农民的纯朴时常让我感动。偏远山村的农民家中,能有政府机关里的人到家里来,总是感到很光荣。一进门,主人就为每人递上一小杯茶,茶杯小到仅容一口水,茶水中却放有黄豆、香椿、生姜和一把铜茶匙,这是待客的最高礼节。调查中间,女主人还为每个人端上一碗堆得冒尖的冒着香气的糍粑,让你是想吃吃不完,吃不完又不好意思剩下。调查到哪一户正好是吃饭时间时,家家都是热情留客。年终时的农家,家家都有腊肉。好客的农人,端上桌的腊肉块块都有一公分厚巴掌般大,香喷喷的腊肉诱得你是欲罢不能,但眼看着那样大的一块,却还是不敢动筷。只是那好客的主人一个劲地给你夹,才真让你不吃不能。虽然每次用餐后都会给农户多发一些补贴,但农户的盛情是不可以用钱来衡量的。
收礼
每个调查户我都会留下自已的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这天,还真接到了中村村调查户老洪的电话。说是想建几个大棚,搞反季节蔬菜和育苗。市场上一个大棚要3000多元,问我是否可以联系一下到政府蔬菜办购买,可以便宜很多。
蔬菜办正好在我们单位的楼上办公,大家都熟。我把情况一说,蔬菜办肖主任满口答应,热情扶持。每个大棚优惠800元,为老洪节约资金3200元。老洪一听事情已办妥,高兴得说话都带结巴。当天下午就来办了购买手续。
两个多月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午休,隐约听到楼下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但声音不大,听得不很真切。到阳台上一看,一个提“蛇皮袋”的人正在楼下转悠。这会是谁呢?待他稍一抬头,才认出他是老洪。真不知他是如何找到我家的。上得楼来,老洪却不肯进屋,轻轻放下“蛇皮袋”说,多谢我帮他买大棚的忙,拿不出象样的东西感谢,只带了十几个鸡蛋和一壶山茶油来。说完,急急地转身下了楼。
完全没有想到,轻易办下的一件事,会让老洪一直感念着。我坦然收下了老洪送来的“礼”。我没有把它当成礼物,而是当成了老洪对我的鼓励。后来老洪的登统质量越来越好。再后来老洪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被群众选为村干部。
夜宿分销店
这一次,我们是到一个叫田湾的偏远小山村,进行苎麻和辣椒两个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调查。小山村山青水秀,村口一座古旧的门楼和穿村而过的一条青石路,记录了山村悠久的历史。到了村中,天已下起了毛毛细雨,村路泥泞。三家调查户住在三座小山脚下,调查一户一户地进行。
调查采用座谈的方式。从平整土地、下种、一直到收获、出售,顺序向农民进行询问。朴实的农民对每一个用工,每一笔费用都是尽力回忆得准确。特别是柳有田,不轻易回答问题,给出每一个数字都要回忆很长时间,甚至要请他老婆一起来回忆。眼见天快要黑了,组长问得有些急澡,老柳却说,我是为国家提供数字,一定要准确。待三户都调查完,天已经是完全黑了。山村冬日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雨却越下越大。组长决定到距离山村两公里外的供销社分销店去住宿。
向农户借了几顶斗笠和一块塑料布就上路了。大个的小付断后,年长的老彭则打了个竹蔑火把领路在前。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漆黑的山村田埂上,既要防着夜雨打湿了衣服,又要防着脚下打滑,老彭还要防着火把熄灭。雨夜中,一队夜行人显得是那样的孤独和无助。途中,经过一个黄土坡,进一步要滑回半步。黑暗中,小李子突然冒出一句:“让共产党员先上”,把每个人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在这突然的放松中,我坐在了黄泥地上。
不足两公里的路,走了近一个小时。来到分销店,却只有两张营业员值班用的床。女同志占了一张床后,我们和值班员一起共五个大男人,坐在一张床上度过了这个小山村里的一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