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地(五)

我的土地(五)

配带散文2025-09-13 18:43:33
收过花生和大葱,我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顺理成章的种上小麦,因为我的心里还始终做着一个“三高农业”的美梦啊!早在夏天,我就以村委主任的名义在大喇叭里向群众扇风了,要求凡是想发展高效农业的村民来村办公室报名
收过花生和大葱,我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顺理成章的种上小麦,因为我的心里还始终做着一个“三高农业”的美梦啊!
早在夏天,我就以村委主任的名义在大喇叭里向群众扇风了,要求凡是想发展高效农业的村民来村办公室报名。许多村民还是听明白了我文绉绉的话语背后的真实意思就是和栽山楂差不多的果木子树时,鲜有应者。山楂树疙瘩现在还没烧完哩,种啥果树!他们宁愿让一美分一斤的小麦,也没兴趣载那些令人犯愁没销路的家伙了。粮食不是贱吗?咱搁着,烂不了,又不给咱要馍吃。这当然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还主持开了个“两委会”,说最近就要组织咱们一班人和果树站领导外出“考察”……村委的另外几个人对此同样不感兴趣,不过外出参观,又不是自己掏腰包,谁愿意错过这免费的旅游?
我们雇了辆昌河车,从市里的果茶中心示范园,到莒县的葡萄研究所,再到平邑县的油桃专业户,一路走马观花,尽管有果树站的人领着,也没看出个长短眉目来,这叫不会看的看热闹。
冬天,我又和吉乐庄的支部书记位同玉,果树站的王家友站长去了趟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一心想致富并出点政绩面子的位书记在这还有点军人作风,依着王站长的指导麻利的考察了个中油桃系列品种,支了订金,好几万的苗子钱,他真敢玩!虽然在引种成功以后的几年里有因经济效益差的原因刨了毁了,但在那样的场合有点优柔寡断的我还是由衷佩服我这位两乔家的魄力。
那次,我依然没有明确的“项目”,到底栽啥好呢?葡萄?油桃?石榴……王站长的一本资料提醒了我,对,栽高产高效的大樱桃。书上专家说,大樱桃属高档水果,且适栽范围仅限于辽东半岛以南陇海线以北的纬度地区,况且适宜在沙壤土栽植,刊物上还有栽植研讨会纪要,而且还有特种砧木ZY_1,可以防大樱桃根癌病。不过苗木贵的挺惊人,一棵12元。王说这是概念炒作,啥ZY_1,他栽的大树和苗木都是中国樱桃做砧木,也没事。是啊,他家就是前店子,几里路,远离托运苗木的舟车劳累之苦,还省钱放心,又是熟人,而且建园规划都属他搞的,何必舍近求远呢?
错误的开端,必将注定失败的结局。
春天来了,在我的蹿梭游说下,我们十家子除了一户外姓赵洪范,其余都是本家族的叔父大爷,他们都和我一样,留了春田,准备看我栽啥他们就栽啥。他们相信我,因为我当时在庄邻的眼里也算个“能人”吧,何况有果树站专家的论证呢?再说人家家里也有栽植的并且到了盛果期,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其间有人拿出顺德庄早年栽的大樱桃至今不结果被人戏称为“公”的笑柄,那个不足信,你不好好管理,不学修剪技术它结给你看?天上哪有掉包子的。
我按照王站长的指导深挖穴,填圈肥,搂实荡平,把从前店子村买来的苗子按要求栽上,红灯品种和莫莉的比例三比一,授粉树的比例都是这样。买苗子时我感到莫莉品种树苗太小太弱,有些迟疑,王说没事,成活就行,有小不愁大。
我还破了大本钱,花六十元钱从北京邮购了两个《大樱桃栽培》的碟片,在家组织我们那几户观看学习。并且很快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不,离地半米公分定干,外套一个小塑料袋子,防止水分蒸发。远远望去,宛如银色的魔棒有次序的插在这片春寒料峭的土地。那充满绿色希望的梦,还有那晶莹红硕艳丽的大樱桃,已数次走进我的精神迷离的幻觉视野……
听说大樱桃五年才挂果,效益太慢。我又在行间间作了五趟金太阳杏和凯特杏。听说这玩意三年就结。到时,等到樱桃结果了,把杏树刨了就是了。
还是老婆会算计,她说树行子里化肥土杂肥太多,咱套种几趟西瓜吧。我一拍大腿,行!到方城种子站买来西瓜种,营养钵,催芽,育苗……别看我没干过,有书本照着,一切有板有眼,竟然发芽率极好,苗情也不错。移栽在树空间,插上小拱棚,今天看树苗鼓芽胞,明晨见西瓜展新叶,空隙间种的花生也不时地拱起地膜,呈现出茁壮的长势。
劳动着,快乐着,这才叫享受生活。
那些日子,我和老婆心情格外的愉快。用她的话讲,两个小毛孩子,怎么也敢鼓捣还弄得不孬啊……
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还有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等等。我想到了许多励志格言。
在鲁南地区,每年麦收季节的干旱是常见的。而此时正是西瓜开花做瓜的时候,既要趁早上花开时授粉,还得保证不能让瓜旱着,否则容易畸形,那样可就麻烦了。我们两口子就得早起,忙完麦场麦地里的活,迎着无心欣赏的万丈霞光,悉心照料这片土地此时的主角儿。
西瓜要三蔓整枝,其余的杈要全部剪去,不然疯长回浪费养料,别说供起大个头的瓜了;留瓜要在十五个叶留,暂时留两个,到鸡蛋大小时在选留一个;常言道:瓜怕(风)刮为了防止大风刮瓜,还得用土压秧,聪明的老婆用若干V字形的树枝削尖,按住瓜秧倒砸在地里,省事又省劲,效果还相当不错呢!
一天,同样种瓜多年的内弟陈岩看了我的瓜秧,漫不经心的嘲讽:“这香棒样的瓜秧结个瓜许有鹅蛋大……我遽然大惊,忙讨教解救方法。他说浇浇水试试,要不旁没好法……
下午,我们夫妻二人把手扶拖拉机开到九米沟边,但沟里的水连麻绳样的水流也没有了。只得到三孔桥西的一个小汪里倒到九米沟里,然后在位于瓜地边的下游叠堑蓄水。这水不光我瞅着,还有另外两家栽西瓜的户也想用呢。我的地就在沟边,当属“近水楼台”喽。那天晚上,由于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水泵上水时进了小石头蛋子,磨着了叶轮,以致空转不上水。我们俩忙活了整整一个通宵,还有一趟瓜没浇到头。只好作罢,用手扶拉水解决了。翔龙够可怜的,呆在小看瓜屋里睡了一晚上,肯定没少挨蚊子的咬……
天道酬勤。我的西瓜如吹弹若破的粉面婴儿,一天一个样,等到栽完水稻后,就可以挑选着上市了。
挑瓜的生熟我是外行,就请来陈岩当老师。望着一个个滚瓜溜圆的大西瓜,个头都在十六七斤以上,虽然没有说明书上介绍的那么大,作为没有采取任何嫁接措施苗子,在这个本庄的种瓜史上可以说空前绝后了。他数次惊呼“想不到”……
那年我间作的西瓜收入是一千五六百块,有没有耽误树苗和花生的生长,这个多少有点意外的收入在当时已是相当可观了。
在这片土地上我收获了暂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