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了“翅膀”的好日子
国庆节前,与母亲聊天。老人家不胜感叹地说:“这日子跟长了翅膀似的,过得真快呀……”我被母亲诗一般语言所惊呆。年逾八旬的母亲不识字,一辈子围着锅台转,从未参加过工作。记得,早些年,母亲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国庆节前,与母亲聊天。老人家不胜感叹地说:“这日子跟长了翅膀似的,过得真快呀……”
我被母亲诗一般语言所惊呆。年逾八旬的母亲不识字,一辈子围着锅台转,从未参加过工作。记得,早些年,母亲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过日子,就是熬日子啊!”
是啊,那些年,贫穷日子如同无情的鞭子,抽打人们为生存奔走呼号,而它自己却“老牛拉破车”般慢腾腾地挪,全然不理会人们的感受。
我从记事起直到长成青年人,经常说出和听到的一个字就是“饿”!唉,“瓜菜代”年月自不必说,即便到70年代初尚如此。那时,我们小哥几个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龄,每个月到下旬就几近“粮绝”。用最后一捧玉米面,母亲熬一大锅稀粥,眨眼间便被喝光。当时撑得肚圆,撒上几泡尿又饿了。母亲安慰孩子:“熬到下个月就好啦!”捏着手指算,熬到新一个月初,全家人像过节一样,我与哥哥抢着抓起“粮食本”奔向粮店。对了,顺便说一句,那时吃水要到离家很远的水龙头排队去挑。有时做饭没水就到邻居家去讨。灶下柴草也要到野地去拾,下大雨淋湿了烧不着,只好挨饿。看着屋檐下的小燕子,听那唧唧喳喳的叫声。
吃如此,穿也很不容易。买布凭“布票”,加上缺钱。长到十几岁时,我一身棉衣和一身单衣,往往能穿几年。母亲做的布鞋,穿到顶脚也舍不得扔。邻居家的孩子甚至一年就是一身棉衣,夏天将棉花掏出当单衣。
“熬着!”母亲飞针走线缝补衣裳,筹划着,对我许愿,“过年给你添一身新衣裳,套棉袄穿!
啊,过年真好!不仅可以吃得好,还可以穿上新衣……
于是,我摘下墙上的“月份牌”,将春节前的每一页日子,都剪去一个角。一如我们7年前盼奥运会似地进入倒计时……
可是,“富日子飞快,穷日子难熬”呀,熬到一个“除夕夜”不容易!
其实,日子,每年都是在生活的大地上,规矩地以相同的步伐前进。所谓“飞快”与“难熬”云云,是因为它踩出的365个脚印里,盛着人们的心情和感受,甚至于潜伏着时代的印记……
那年头,三伏天,我总是盼着过冬天。三代人住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土坏房子,炕上睡不下,晚上就摘下门板睡,转天后再安上。小小的芭蕉扇,赶不走长长的酷热夜!下大涝雨时,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还滴答。母亲一夜没睡,摆弄着盆盆罐罐,竟然笑着说:“熬到冬天就好了!”其实冬天也不好过,没暖气,又舍不得买煤,冻得我手脚长“冻疮”。母亲就用“煮辣椒水”给治冻疮……
1982年我结婚时,只有半间房子。弟弟结婚,我被“赶”出来,竟然住过小草屋!
“熬着吧,”从旧社会熬过来的母亲,什么样的苦没吃过,对新社会越来越好的生活,她显然是充满信心的,擦着眼睛安慰我说,“这日子跟过去比不是糖拌蜜吗?……”
我喜欢走路,直到现在也不怎么愿意乘车。那年头出行的人们多步行,戏称坐“11”路。当然,私人也有车:手推独轮车,或是排子车。都是干活用的。拉泥房的土,拉做饭的柴草,或是拉病人上医院什么的。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就很是风光。1978年三哥结婚时,我负责“通联”工作,到处去通知亲友,挤公共汽车,宁河县一带农村不通车就骑自行车,累得差点“晕”半道上。
“要是有电话多好,省得受这么大罪!”我抱怨道。
母亲看我一眼,没说那个“熬”字,也许是因为大喜日子吧。
我感到日子难熬,主要还是在娱乐活动方面。好容易盼来的露天电影放映一半下雨不放了,直熬到20多年后才在互联网上看完整!家里无收音机,关山连续播讲的小说《渔岛怒潮》,每天中午不吃饭要到同学家听,讲到关键处要熬到“明天同一时间收听”。1977年,我曾在某单位一个院子,挤在黑压压一片人群中,看一台黑色电视……
而这一切,仅仅经过30年,便于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远去,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各式时髦衣服、鞋子,多得没地方放,成了负担;要看带补丁的衣裳,恐怕只有到时装店里去找了。吃的喝的,冰箱、冰柜里应有尽有,动辄就是下饭馆,酒足饭饱后“吼”卡拉“OK”。住的是高楼大厦,小两口上来就是100多平米,只要看上的房子,无论多贵,就跟“买大白菜”一样地出手;讲究豪华装修,里面“上水”“下水”及“双气”齐全。电脑、MP4、手机等系列化的电器,已经全方位深入我们的生活中。人在家中坐,网络联世界,出行“打的”成风,拥有私家车者举目便是……至于娱乐活动,电视里几百个台在恭候你,电影院、游乐场、歌舞厅和互联网在招唤你!
我问母亲:“现在的日子,打个什么比方呢?”
母亲会意地笑了,坐在沙发上,瞅着墙上电子日历,感慨万千:
“哪成想这么快,变化就这么大!”
“您当初算得真准,终于熬上过富日子啦!”
母亲欣慰地、总结似地说:
“改革、开放,为好日子插上一对翅膀!”
我愈加惊异,随即心头一动,眼眶一阵发热。
啊,沸腾的生活,让母亲——一位普通家庭妇女成了“诗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耳朵是生命之树的一片独叶
下一篇:情有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