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大山区
  监考,地点有四,本校、泉中、二中、随中。原本,我是分在本校,结果一位同事要到武汉做客,不能出外监考,要我替之。“我可以替她,但必须是去随中。”没事都时时想去,今天得要争取去。终于如愿了,有一种莫名的兴
              监考,地点有四,本校、泉中、二中、随中。原本,我是分在本校,结果一位同事要到武汉做客,不能出外监考,要我替之。
“我可以替她,但必须是去随中。”没事都时时想去,今天得要争取去。
终于如愿了,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了。
带着眼,带着心,踏上了行程。
一
绵延的高山,把公路弄得窄窄的弯弯的。越往深处,空气越发的清馨,气温越发的低下。从车窗进来的风,带着山间雾气带着草上的露水带着草涩花香……
眼睛瞅着外面,深怕错过什么,双手抱臂抵抗着微微的凉意。
山一座接一座,挨在一起。雾霭在山凹蒸腾,到了山巅,则是奶白色的纱巾,缠绵委婉,情意脉脉。
雾霭与云和谐交接,浑然一体。人感到:云雾未动,山巅在移。
一直上爬,上爬,终于下行了。随即到了目的地——旧镇。
公路两侧都是房屋,大多是两层的小楼房。
有行人,有卖肉的人,有吃早餐的人……人不多,人不忙,都是缓慢地干着自己的事情。太阳还没出山呢,何必要那么赶急赶忙呢!
此时,时间:07:15。
二
窗外,是一帧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紧挨窗户,是几株盆大的梧桐树,片片枯黄的树皮翘起,青绿色的新皮色泽润滑。十米开外,并排五棵硕大的柳树,树高约莫二十来米。华盖朵朵,遮天蔽日。
鸟儿,啁啾不停,翔飞嬉戏。地下,可见到成四溅状的白色鸟粪;地下的小鸟,啄着食,见行人急急走上几步,避开了,继续寻找着。百米开外,是梯田,碧绿的禾苗长势旺盛。稻田的尽头,是一条绕山渠道,满是绿色的渠道上走来两人,一前一后,前面的小孩一身黄色,后面的妇女上身红色,下身白色。色彩在色彩中移动,美得叫绝!
远处,两座馒头山;远处,“狮子”卧睡,似是看到了山腰在起伏,极像狮子的喘息。再远处,擎天的大山,雾气蒙蒙,直插云霄。
一窗风景,有深有浅,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我都忘记自己是在监考了。
三
六月二十七日,是个很热的天气。十点多了,太阳出来了。
窗进来的风,好啊!
空调风远不及这风——凉爽。
这风,来自于树上、田野、山渠、大山。
草青涩、花馥香、鸟腥热、水甘甜、山起伏、云飘拂……
风大起来了,卷翻了小鸟的羽毛,催促鸟儿碎步连连,混入翻滚的落叶之中。
一片枯叶落到了窗棂上,梧桐叶。几个角向里卷起,黄黄色,极轻极轻。
枯黄的卷叶,为了使树上满是绿色,它选择了隐退,于是成了夏之雪花,成了风的骨骼,成了鸟儿的伴侣。
风儿吹来了,把枯叶放在耳边,叶儿说:客人,您也喜欢上了这风吧!
四
走廊这边,比较开阔。水泥场上立着一副篮球架,正中高高地竖起一杆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操场上空无一人,教室里寂寞无声。
一只蜻蜓,翩翩而至——
全身乌黑,小瞧玲珑。它歇息到窗户卷角处,展开四扇翅膀,挺直细长的尾巴。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歇息在水泥角上,是听到了教室里沙沙写字声,还是看到了教室里的五颜六色?
不多久,翩翩而去。
一只麻雀,来到门口不远处,东张西望,唧唧叫起来了。一群麻雀从天而降,成了欢乐的海洋。张臂驱赶,全部飞起,盖向北天。
“桃蜂”呜呜来,蜜蜂“嗡嗡去。
阳光使碧绿辉煌,山区使生命安详。
五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校门口,小小渠道,流水欢歌,冬暖夏凉。远处大山腰间,有座大水库。
跨渠为基,做了一排房子。水是纯净的,又是廉价,伸出水瓢就能够着;水是柔软的,又是有声响的,夜间,睡在床上,水就在你的床下吟唱,你不想睡也不行啊!记得前年,几位男士赤脚泡在水中,嘴里叫爽,有个女士也想爽爽,刚下水就叫起来,不行太凉了,受不了!
你想,外面气温如是三十度,这里的气温肯定在二十四五度之间,而这里的水温肯定是在二十度以下吧。你说女士能不尖叫吗?
知道水来自何方,但却看不到它流向何处,蜿蜒进一片玉米林,就销声匿迹了。
玉米地下方,是灰砖红瓦。
校园北边,正在建设老师宿舍。北窗望去,山叠山,绿涂绿。下面是条深涧,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却看不到一滴水滴。
在此时,我才知道学校是建立在小小的山巅上了。
能住在这里,是多么幸福!
——眼睛的颜色,耳朵的声音,鼻子的气息……
六
说是山下,其实是山腰。这儿相对较为平缓。
一座水泥桥架南北(以前桥是木桥),桥下是缓缓流水,一如这山里人样的不慌不忙。
桥的下游,两边排列着许多青条石,油光滑亮,像是镜子框边,镜子就是港里的水了。条石间长出了几棵奇形怪状的大柳树,树没到一人高,就横向对岸去,意欲与上游的水泥桥媲美。两个树洞,黑不见底,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树下,一个赤膀男孩,伸一杆竹子到水面——钓鱼。几个比他还小的男女孩,悄无声息地站在他身边,等待着鱼儿上钩的喜悦。
大树遮盖着天日,水面倒影大树。
如其说我醉酒,不如说是陶醉景色的好——真想攀爬到大树上,向高山大呼;真想扑通到水里,畅快一游;真想伸一杆水面,把烦心事全都抛进张口咬钓的鱼嘴里……
未见到鱼儿上钩,但我分明听到了小孩们的欢叫声。
二十八日下午,五点二十分,我们上了接送的“面的”,真的要离开了。司机似乎也有不舍,车子缓慢的行驶着,几个人少了话语,都在作别——作别随中,作别旧镇,作别漫山遍野的绿,作别清凉的山水,作别闲适无欲的山区人。
心里想,什么时候,我能再来?
随阳,我会再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