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思语

中秋思语

君寀散文2025-09-23 18:26:12
如摇曳的清荷般轻柔,银光水泻的盛装,温馨而静谧。多情的目光抛向无边的原野,把无限的眷恋与深情揽入胸怀。夜,更加的迷醉神奇。忽然有种抛却俗尘的轻松,寻着诱人的梦境而飞越!一路的欢歌笑语,使那些有些发霉的
如摇曳的清荷般轻柔,银光水泻的盛装,温馨而静谧。多情的目光抛向无边的原野,把无限的眷恋与深情揽入胸怀。夜,更加的迷醉神奇。忽然有种抛却俗尘的轻松,寻着诱人的梦境而飞越!
一路的欢歌笑语,使那些有些发霉的、关于月的经典歌曲,得以回馈耳膜,使隐藏在抽屉里的那份渴望,又一次得到些许温暖。然而,也勾引出无限感慨及毫无规则的思绪。
晚会在那位沈先生的音扬顿挫中拉开帷幕,那温婉、缠绵而深情细腻的朗诵,揉杂着多少美好的寄托与向往,“古人曾见今时月,今月何曾照古人。”是的,就如今晚我们这群人,是否在百年之后,成为古人,何人又来对月缅怀我们?不由得思缕漫漫,邀月共饮,对月倾情,引生愁苦。她总是默默地听着,从来不会打搅你的思路,容纳你的喜悦与悲苦。虽然今晚不是对影成三人,而是一群文朋诗友在如此佳节良宵共赏一轮明月。那句“但原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词句刹时涌上心头,更有枚不胜举的残句断词浮现脑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想到古人的中秋竟是在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骨肉分离中,望着一轮明月遥遥念想,思之如此,心头为之一酸,不禁涔然。我们这群人呢?是否明年还有今天?仿佛看到八百年前的那个女子,就在此刻的圆月夜,哀怨地弹奏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倾诉着一个独守深闺,寂寞与无助的愁情。读之伤坏,思之落泪,置身其中,更为悲恸。为古人,也为今晚不能团聚的亲人。
晚会在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美妙中趋向高潮。而独坐一隅的我,却把神思飘想千里之外的故乡,母亲好吗?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体已经不太方便,此刻是否抬头观看着一轮明月,思念远嫁中国南北的几个女儿?她们过的好吗?只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就够好了。真的,孩子永远是母亲的牵挂,不管孩子多大,离的多远,母亲就是温柔的月光抚慰着我们受伤或敏感的心灵,牢牢地用一根无形的爱丝牵引着,痛了,累了,母亲是第一个呵护与疼爱的人。此刻好想打个电话,可是按完熟悉的号码,却不敢轻易的拨出。我怕,我怕听到熟悉而苍老的声音,颤抖的嘴唇,句句都在关心步入中年的子女们。更怕母亲问我几时回家,那一股股酸楚,溢出晶莹的泪花。
近旁诗友们的笑声打断了我毫无头绪的思路。罗先生的一阕《昭君怨戊子中秋》,幽幽古味,确实感人,词语清丽可人,娓娓动听,特别是那一高一低的颤音,让我领略到音符的美妙与情感的揉杂后,更是魅力无穷。
虽然觉得,自己与这种场合不相适宜。那些明快的歌词欢快的舞曲,更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近在咫尺,感觉离我那么的遥远。朋友们的邀请我没有站起来,我怕自己腿会突然抽筋,更迈不出轻快的舞步,灌满了铅水的心,任自己孤零零地坐在台下……
借着月华,胡乱在手机上编辑着一阕贴近此刻心境的词:《临江仙中秋寄语》

碧海烟云秋水影,桂花浓处人间。十风明月寄霜寒。经年别去后,何年倍伤肝?素女纤柔情缱倦,举杯试问青天。不堪梦冷怨婵娟。今宵难共舞,私语夜将残。

时后感觉太过悲情,会破坏如此祥和的氛围,以至于谢绝了主持人的多次邀请。自己都有些不明白,在如此美好的夜晚会如此地伤感。我为自己的不合适宜而懊恼,更为自己如洪的思绪而无奈。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舍家撇子的打工族,留守家园的孤儿老父,他们的中秋又是如何度过?还有海峡那边的亲人们是否想回大陆看看,听一听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还有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的叫声,是否真的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中秋,一个思念的节日,一个怀念的主题,让那无尽的遐思,任意驰骋在月光轻抚的的每一个角落,容纳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抚慰着,亲吻着,慢慢的坠在你我的梦乡。在梦里,我们可以把无尽的思念寄托给圆月,分食一个月饼,说着同一个话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慢慢的老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