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月色

江南月色

和柔散文2025-04-25 21:59:45
人们常说,“月为诗源”,去年才有真正的体会。到达镇江金山寺正是八月十五,朗朗明月如痴如梦般笼罩在曲折如山间小溪般的层层石阶上,悦耳的佛教音乐伴随我们步步登高。殿外月色溶溶,远街灯火灿烂,天空犹如黑丝绒
人们常说,“月为诗源”,去年才有真正的体会。到达镇江金山寺正是八月十五,朗朗明月如痴如梦般笼罩在曲折如山间小溪般的层层石阶上,悦耳的佛教音乐伴随我们步步登高。殿外月色溶溶,远街灯火灿烂,天空犹如黑丝绒上缀满闪亮的金星。遥听咚咚擂鼓声和阵阵喝采声,有人说那是剧团正在上演梁红玉金山击鼓,大战金兀术的《巾帼英雄》。当年她擂鼓之处正是寺中的妙高台。站在台上欣赏金山月色,俯瞰都市灯火,真是妙处难与君说。据说,苏东坡当年在此与佛印长老对酒当歌,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佳句。闭目沉思,彷佛又见一位宽袖长袍的老者,酒酣之后踏着如水的月光,舞起寒光闪闪的长剑,月影婆娑,人声在天,略带凉意的秋风送来他那川味十足的歌声:“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瘦西湖赏月,另有一番滋味。那门若园月般的“月观”连接着画室、琴室和棋室,是月夜吟诗最好去处。粉墙上悬挂着郑板桥千古绝对:“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写尽了月观的夜景。再去五亭桥观月也具诗意:五亭桥下有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虽然时为八月十六,每孔桥洞各衔一轮明月,十五个园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却是天下难得的绝色。更有趣的是水中荡着七八只游船,争先恐后地从桥洞中穿过,月色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象剪刀剪破画面,时而又被针线将其缝合得天衣无缝……
传说中的二十四桥如今也在瘦西湖内,缓步踏上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辉的玉砌雕栏般的桥面,心中不禁默默念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就是这座桥,千百年来不知痴迷了多少读者的心。特别是今夜,又不知有多少诗人为其整夜无眠?
无锡惠山漪澜堂,既是品味二泉之处,又是观赏月光的最佳去处。民间艺人阿炳当年一曲《二泉映月》的余韵,如今还在喷溅的泉水中回荡,那犹如花香般的音乐,还缠绕在闪着月光的枝头上,缠绕在无数观众的心里。
当然,观赏江南明月更不能不去杭州“三潭印月”。我们到此虽已与中秋相隔数日,但老天特别赏脸:坐于亭中,看那著名的三塔,塔身中段凿有园洞,平时放烛于塔洞内,点燃,灯光外透,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映湖中。待到明月当空,月影、湖影、塔影溶为一体,正如古诗“一湖金水欲溶秋”所吟,充满诗情画意,难怪这儿成了古今游客品茗赏月的好地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