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一位民间老艺人
起身,看看热辣辣的太阳,推车准备回家。走至集边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树下,埋头正在作画。认识这位老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知道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只是,总是来去匆匆,无心留意。今天,看到他在这个集市上又如此受欢迎,我不禁对老人的来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驻足,产生了探访的念头。
老人仍在那里埋头作画,身边还有很多等待者,他并没有注意到我的注视,我能看到的,是他只有长条案几那么大一块地方,上面摆着几盒水质的颜料,他拿着那种我从没见过的画笔,在纸上轻挑慢点,一会儿就把孩子的名字变成一幅异彩纷呈的画,有花有草,有日有月,有船有水,让人遐想联翩。再端详老人,身材瘦小,头发已经花白,满脸褶皱里,隐藏着显而易见的笑意。他一边说,一边画,手半刻不曾停下。有人见证说:“一上午,老人这里等待画画的人,就没有断过。”老人自己也说:“一上午,我想抽支烟,却一直没有机会。”
一张字画,只有两元钱,还要免费预测孩子的学业、婚姻、事业。老人很健谈,整个上午,手不停,嘴不停,仍然气不喘,笔不颤,脸不红,心不跳。我向来不相信算卦先生,也从来不算卦,所以对他的这种行为,总是报之以一种善意的微笑。就像给人念喜歌,留给人们一线希望,寄予孩子以厚望。
今天,我是特意留下来的,所以有意和老人搭讪。先大夸特夸他的字画好,再夸他的文笔好。他高兴了,把身边一个厚厚的本子递给我:“我的诗文这里有很多,你看看。”我惊喜,连忙把车子停在树荫里,回来看他的厚本子。他的书法真好,上面有很多整齐的诗句,我看了几篇,问他:“你写的都是古诗吗?”他笑了,回答我:“也不算古诗,只能算打油诗吧?”他一边作画,一边和我闲聊几句。他说他只有小学6年级文化,小学毕业时,自己考了全班第一,可是,没能继续上中学。他慨叹一声,说都是因为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他们那代人。后来,他在部队当过几年文艺兵。那时候,为了写批判“林彪”,他和几个喜欢写的战士以夜继日地写稿子。当时,他的文章写得挺好。只是从部队返乡以后,就荒废了。我问:“你的字写得那么好,一定经常练习吧?”他说:“我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字就已经写这么好了。有的老师还没我写的字好呢!”那么多人在身边等着,我不好意思和他多聊,怕人们烦我。于是,征得他的同意,我拿出自己的记录本,摘抄了他的几首诗。
他说他的老师好,总是想念老师,于是作诗抒情。他让我看他写的那首《拜恩师》:再逢恩师仍慈祥,岁痕额纹鬓发霜。忆昔母校寒窗时,满腔热心育栋梁。吾心立定凌云志,沧海桑田任游狂。莫道英雄无天(这个字因为草草记下,疑似笔误)地,十年浩劫遮曙光。老人五十九岁了,心里还在想着自己的小学老师,寥寥数语,写出对老师的感激,与壮志未筹的感叹。
他说起一个故事。记得一次,他在一个村庄作画。遇到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说起自己的一段婚姻。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学习很好,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处对象,两个人在那个年龄留下了很多美丽的诗篇。后来,阴差阳错,男生考上了大学,女生却没有考上。迫于家庭的压力,老太太和另外的男人结婚了,可是心中一直放不下那个大学生。四十年以后,当年那个男生已经在某个刊物编辑部工作,身居要职。通过网络,他找到了相思几十年的女友。现在,他们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给老太太寄来一封信,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长诗。几十年的时光,让当年的“才女”却写不出像样的诗句。她想让老人代劳,表达她此刻的心情。于是,这位作画的老人为她写诗《别恋》,给那位远方的“老情人”邮寄过去。诗这样写到:“别后音书两不闻,预知谐涿必纷纭。只缘海内存知己,始信天涯若比邻。历经了无乐烦念,经霜万里傲寒心。东风尽折花千树,尚有幽香放上林。”我想象着,这位远方的才子,接到这样的诗以后,会有怎样的心情?
他还为另一位老人写过诗。那位老人多年没有回老家了,想家的滋味不好受,求他写一首诗,寄托无尽的思乡之情。他乡游子的心情,是最难熬的。诗的名字是《思乡情》,里面这样写到:水流花谢两无情,四季风吹漫陌城。梦中仰望家万里,宿鸟枝头月三更。冉冉光阴快如箭,华发春催两鬓生。莫是叶落不归根,青纱帐里有谁争?
听老人说这么多,我也很想让老人给我的孩子写两幅这样的字画。这是对老人最好的尊重,这是我抄老人诗句最好的理由。眼看着日头越来越高,光线越来越灼热,老人却仍不紧不慢,慢条斯理地写着他的字画。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很难做到这样的。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间断性地看他画画,给人算卦。抓一点时间,又抄了他的几首诗。一首是《友谊长存》:朝夕相处话千言,亦是你我皆有缘。心投意合共物事,谈笑风声乐无边。有朝一日分离去,友谊情思莫折断。今朝留得画名在,来日目名更怀念。”我问:“‘目’放在这里怎么讲?”他说:“是‘看’的意思。”他很想通过画画结交朋友,获取欢乐,是最美的一种陶醉。
虽然急着回家,在看他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我仍劝他吸上一支烟,稍微休息一下。他真是太想吸这支烟了,一上午都在想。刚把烟头掐灭,赶紧给我画。他细细地画,终于给我画完了。非要免费给我算卦,还给我的丈夫算了一卦。我虽然不怎么相信,但能感觉到老人的诚意,专心致志地听。
最后,我问老人:“你的画艺那么好,为什么不开个店铺呢?你为什么不自己写本书呢?”他笑了,说:“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站在人群中间,享受真实的快乐。”看看老人疲惫但满足的脸,我仿佛读懂了老人的心。他想获得的东西,也许是无价的。
一位乡村老人,就这样走街串巷,赶集上店,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延续着自己的爱好,磨练着自己的心性,让自己的画艺日臻成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二十年前后的时间生命
下一篇:短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