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有味在心间

清欢有味在心间

戒体散文2025-03-30 19:56:20
早上,读到林清玄的散文《清欢》,一时感触颇多。文章由苏轼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引入话题,然后谈了何为清欢,并纵横铺陈,引用古诗词中对各种不同欢愉的抒写,通过对比,阐释了什么样的清欢才是清明的欢愉。最后
早上,读到林清玄的散文《清欢》,一时感触颇多。
文章由苏轼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引入话题,然后谈了何为清欢,并纵横铺陈,引用古诗词中对各种不同欢愉的抒写,通过对比,阐释了什么样的清欢才是清明的欢愉。最后,作家列举了自己寻清欢而不得的种种遭遇,旨在说明现代社会太污浊,清欢难觅,表达了无限的失落和惆怅,甚至还有对人类现代发展对清明环境破坏的愤懑。
正如作者所说:“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的确,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尘世,放眼望去,处处皆是名利的战场。如果要觅得一方净土,几乎是不可能的。
读着这篇散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常走过的麦田:明亮的温暖的阳光,一片绿油油的柔软水嫩的麦苗,纵横交错的赭黄色的田埂。田埂和田间都那么干净!麦苗仿佛水洗过似的,绿得那么纯净,那么润泽!田间的泥土疏松干净,让你忍不住蹲下来,抓一把泥土在手中。迎着晃眼的阳光,松开手,干燥的泥土颗粒从指缝间扬散,手上留下的粉末,竟似面粉似的干净、滑爽。田埂上几乎看不到一棵杂草。走过这样的麦田,心上也如那阳光下的麦苗,静悄悄,青油油,亮堂堂。这大概就是“清淡的欢愉”吧。
现在再也找不到那样的阳光,那样的麦田了。虽然这样的清欢向身外找不到,但向心内找,却可以处处、时时有清欢。就像作家所说的“守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洗涤自己的心灵”,何愁无清欢?
清欢是要守的。在尘嚣繁华中,守住一颗心,就守住了宁静,就守住了淡泊,就守住了清明的心性,就能获得清明恬淡的欢愉。
同样是苏轼,喝着清茶,吃着野菜,就满足地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此时,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与我何干!在我眼中停留的,唯有微凉的斜风细雨和晴暖的淡烟疏柳;在心上流连的,唯有野菜天然的清香和清茶的醇香。多么单纯的快乐!多么安宁的自在!
然而,在另一首诗词里,如此旷达洒脱的苏轼,却是另一副模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妻丧弟离,因不堪忧伤,月下独酌。无人陪伴,月华如霜,微醉的他摇摇晃晃,只与自己的清影默然相随。这孤独、惆怅、寒凉的感觉,犹如置身高高的天宫,“高处不胜寒”。此时的苏轼,被深深的落寞和忧伤淹没,悲凉深入骨髓,哪来清欢可言!
凡尘中的人,只有远离那些浮华和幻影,抛弃那些追逐和执迷,放开繁杂的世事,放下复杂的心念,沉淀自己的内心情感,方能得品清欢之味。
捧一卷书,在简陋的斗室中,在影影的青灯下,轻轻走进文字织成的繁花壮锦,流连于横竖撇捺拼成的纤陌风光,漫步于墨韵流芳的思想原野。任夜色流淌,听灯花开落,时光静静流逝,光阴寂然生香。此时,清欢如兰,悄然吐芳。
弹一支清曲,在暖暖的黄昏,在寂静的夜晚,让思绪随清风去草原信步,随云朵去蓝天流浪,随雪花去苍穹飞舞。篁短箫长,清音如泉,潺潺而淌。让清风扫尽所有落叶,让明月照亮所有时光。此时,清欢如水,柔软澄明。
执一方砚台,在凉凉的清晨,在寂寂的雪夜,让水墨泼出“山色空蒙”,染出“绿肥红瘦”,画出“落霞孤鹜”,唱出“悠然见南山”。悠远的思绪,素雅的文字,淡远的意境,如淡烟疏柳,清韵袅袅,弥漫心间。此时,清欢如梅,暗香盈袖。
心中有佛,眼见处处是佛。抛开欲望,低下姿态,心向时光寂处去,清欢自在那一片静水深蓝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