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我走过……

这一生,我走过……

审曲面埶散文2025-09-30 08:29:48
我喜欢拥有片自己的领地,这片领地让我寻找了很久很久。
儿时,我的领地是家里一个小小的阁楼,须通过二楼用小楼梯架着才能上去。小阁楼里有我喜欢看的小人书,还有自己喜欢的布娃娃。当时因为只有几岁,奶奶怕我一个人上楼梯时摔着,就叫我住在小姑姑的房里。因为小姑姑的房间就在二楼,而小姑姑要上班,所以也没有住在家里。但是我知道,住小姑姑房里是很不方便的,虽然小姑姑还没结婚,不过她和小姑父已订婚了,有很多的小秘密是不想让我知道的。
我不想介入小姑姑的生活,也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所以我就固执地住在小阁楼上。奶奶无可奈何地叫了声小祖宗,最后叮嘱我不要摔着,也就只得作罢。但还是苦了奶奶,她每晚都必须把我安全送上小阁楼才能安心入睡。
当时,只想要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小的天地,也没想别的。妈妈不管我,我很开心;奶奶管着我,我倒不高兴。有时甚至会说她是翁妈子,事多,叨唠;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自由,不能自己做主。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可开心了。因为这时可以远离妈妈和奶奶了,跟着爸爸去读书。爸爸是男子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管我的。真的,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好轻松,一点也不必担心爸爸说我什么,只要读书,别的什么都不用管。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爸爸单位旁边找同学玩。也不去上晚自习,嫌麻烦,就呆在房里看小人书。爸爸看我爱小人书,买来好多,说是要让我看个够。我越发觉得爸爸对我好了。只有一次,因为早上起晚了,担心迟到,结果起来就跑学校去上课,没有吃早餐。爸爸看我急,忙说有时间,叫我吃了早餐再去,可我不听,放肆跑,爸爸很快追到我了,轻轻地把我像老鹰抓小鸡似地抓了回来,乖乖地吃完后才去学校。这时才知道爸爸也是那么来严厉的。
知道了父母都是管着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我在考高中填志愿时,心里想着:一定不能填在离家里很近的地方。于是,爸爸叮嘱我填在自己小镇的一中时,我表面点头答应,心里却暗自好笑:我才不会那么傻,一定要远远地离开你们,离开你们我也一样地活,而且还活得潇洒些。
结果,真的如愿以偿。我离开了父母,独自一人到县城里的一所高中去上学。爸爸感觉我戏弄了他,但是只说了句你太幼稚了,就再也没说什么了,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行装。
我如一只放飞的笼中鸟,去学校的路上脑子里全是些美好的生活画面。那里只有老师和同学,没有家人的干扰,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真的,到那里后,我终于自由。我在学习之余,疯狂地看一些课外书籍,我记得泰戈尔的许多诗集就是那时看的,那时热衷的主要是诗,还有小说。刚开始还有点茫然,后来老师指点我们看世界名著,于是什么《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百年孤独》《少年维特的烦恼》《玩偶之家》(也叫娜娜)等等,都曾经翻阅过,巴金的《家》《春》《秋》也是在那里看的。那时县城的图书馆每到周末就开放,只要一开放,我就整天如饥似渴地读着。一直要到图书馆的阿姨关门才离开。
后来一位邻班的同学知道了,她爸爸是作家,也是我们县里文化馆的馆长。她很佩服我的这种学习精神,主动跟我相认,并叫我周末不用去图书馆,我要看什么书只要开个书目给她,她给我带来就是。这样我就方便多了。
从此以后,我也就只在学校里读书,不用跑出去。我喜欢边读边做摘要,当时我摘要都做了很多本。
老师见我们这么热爱文学,就建议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一起组织一个文学社,并给我们的文学社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阡陌,因为我们是山区,是阡陌纵横的地方。
从此,阡陌文学社便成了我们的一片自由挥洒的天地。请了当时的诗人廖静仁作我们的指导老师。文学社成立之际,老师给我们搞了一个文学讲座,谈了他成功的经验,并送给我们每个成员一本诗集《蔚蓝色的祝福》。当时的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梦——渴望自己能成为廖老师一样的人。
大学时,我也狂热地追求着我的文学梦,作品也曾多次获奖。而且用我们老师的话说是一年比一年有进步。不过大学毕业后,这梦就搁浅了。
现在的我,仍然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尽管已为人妻也为人母。工作之余,我仍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灯下读一些令人深思的文字,写一些自己幼稚的想法。这些文字我本没想写给谁看,就想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记下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毕竟,我走过。
我笑,我也哭;我甜,我也苦;我爱,我也恨;我疯狂,我也悲伤……点点滴滴的人生体验,都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