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木箱

一只小木箱

珪璋散文2025-10-10 05:31:38
最近,因为工作较为轻松,我睡觉时老是做一个相同的梦,一只小木箱的影子老是在我脑海浮现。什么小木箱,想了很久,原来是伴随我在县城重点中学住校时装日用品和书籍的小木箱。
说起这个小木箱,那就要提起一个人——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他具有客家男人的所有特性,如尊师重教、勤俭节约、重情重义、重男轻女等等,但有一条,他非常关心家里男孩的读书成长。记得在村里读小学时,我是村里的“孩子王”,贪玩成性,整天领着村里一帮小玩伴在田地打转,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捕鱼打虾”,村里的老人笑我是“小济公”。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我读书的成绩很差,语文、数学几乎没考及格过。进入小学五年级那年,我哥哥以全县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重点本科大学,成为全村人为之骄傲的第一个大学生,在我大哥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当晚,父亲破天荒摆酒席庆祝,村里的干部都来了,那一晚父亲很高兴,喝了很多酒,当着众人,他轻轻摸着我的小脑袋对我说:“儿啊,如果你能像你哥读好书、考上大学,我就用巴掌煮饭给你吃。”不知是受了大哥考上大学的影响,还是受了父亲那句话的鞭策,从此之后,我变得乖巧、沉默,也爱读书了,我的语文、数学成绩一下子突飞猛进,五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居然考了个全班第二名。父亲很高兴,当即奖了我5块钱。
到了六年级小学升中考时,学校要挑选一人代表全班参加县重点初中的选拔考试,当时定的第一人选还不是我,是另一名平时成绩比我好的同学,但那位同学家长担心小孩考到县城读书要多花钱,怕增加家庭负担,所以就主动放弃了。老校长随后找了我父亲谈话,问我父亲同不同意我去参加考试,小孩考上了县重点初中家里有没能力负担,否则就重新换人考试。听完之后我父亲立即表态:“校长,请你放心,小孩考上县重点初中费用开支问题不用担心,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会供小孩读书,感谢你给机会让我小孩去考试。”
老校长看到我父亲态度如此坚决,就把选拔考试的机会让给我,我也不负众望,也可能是超水平发挥,最后以全镇第七名的成绩考入县重点初中。
获悉我考上县重点初中的消息,父亲很高兴,决定亲自送我到县城读书。送我上学的前一晚,父亲好不容易筹够学费,突然发现少了一样重要东西,那就是每个住校生装日常生活用品的木箱。考虑到明早要送我上学报到,顾不得吃晚饭,父亲就匆匆出去向村人借木箱,问了很多家人,最后才向一位在外村教书的堂叔借回一个小木箱。这个木箱是堂叔读初中时留下的,木箱旧得连木漆都掉光了,而且箱子不合规格,太小不高,放不下多少东西,但是勉强可用。父亲最后说了一句:“有木箱就好,总比没有好,将就着用吧。”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简单吃过早饭后,父亲顺手操起一根扁担,一边挑着行李和小木箱,一边挑着一袋米,沿着村边的小河往公路走去。我在后面小步跟着,望着父亲佝偻而又瘦小的背影,我不由心酸流下了眼泪,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哥哥一样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绝不辜负父亲和村人的期望。
到了学校宿舍,舍友们看到我带来的木箱如此破旧和矮小,都觉得好奇和好笑。看到舍友们带来新买的油光逞亮的大木箱,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将就着用这个小木箱,等你考上大学,我给你买一个和你哥上大学时一样的大皮箱。”我知道父亲是在激励我,叫我不要和舍友们攀比。
后来,这个小木箱陪伴我在县城中学读了6年书。等我高中考大学那年,小木箱更加破旧,父亲担心我把它丢掉,还打电话叫我保存好带回那只小木箱还给堂叔,我也在高考完第二天就将小木箱带回还给了堂叔。在我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当天,父亲真的没有食言,到镇上买了一个精致的大皮箱回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孩子,你终于有出息了,可以再也不用小木箱了。”
其实,小木箱印着深深的父爱,在我心目中,大皮箱永远代替不了小木箱。
(此文曾发表在2013年4月3日《河源日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