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变迁记

大包变迁记

澜倒散文2025-10-14 16:59:23
在我的同学当中,毁誉参半颇有争议的当属大包了。大包原本不叫大包,大包是他的绰号,是我为报复他而起的,后来这名字不胫而走蜚声校园了。刚上初中那会儿,十二三岁,瘦得很。有一次在操场上玩篮球,大包在场外捣乱
在我的同学当中,毁誉参半颇有争议的当属大包了。
大包原本不叫大包,大包是他的绰号,是我为报复他而起的,后来这名字不胫而走蜚声校园了。
刚上初中那会儿,十二三岁,瘦得很。有一次在操场上玩篮球,大包在场外捣乱,“课代表,我语文作业呢?”,我不理他,他坏水倾泻,扯着公鸭嗓子狂喊:“绿豆芽,绿豆芽,还我作业本?”霎时,场上场下哄笑一片。我羞愤难当,丢下球风似的跑回教室,大包如愿以偿喜颠颠地拾起球上蹿下跳。
这个耻辱一直伴我走过许多岁月,尽管后来我日渐丰满,但许多旧日同学见面还是笑嘻嘻的叫我“绿豆芽”。
为雪耻,我在勤奋之余始终暗地里死死盯着大包寻找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那天终于来了。班会课上,班主任姗姗来迟,身后亦步亦趋的是垂头丧气的大包,老师表情异常严肃,斜睨着大包向讲台轻轻一指,大包像受了神使一样龟缩着脑袋挪到那神圣的位置,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嗫嚅起来“我错了,我为我的流氓行为而羞愧···贩贰痹矗蟀ò欤缧菔奔渖喜匏吹角懊嬉灰幌滓碌木嘶辏构硎股癫畹馗伺匏⒕酰蠼校榧敝滤呈质捌鸬厣系囊豢樽┩吩蚁虼蟀4蟀米铀频亩镣昙焯郑诶鲜Φ脑鹆钕禄夯禾鹜罚掖磴档胤⑾郑蟀钔酚疑辖峭蛊鹨桓黾Φ按笮〉那嘧仙蟀?
大包就是大包,心胸绝对宽广,几节课过后,这“艳进门”事件就被他忘到爪哇国去了,又恢复了猴般的特性。再收语文作业时,大包仍是故意挑衅,左一个绿豆芽,右一个绿豆芽,看着他张狂变形的脸,那渐小的青紫大包突然给了我灵感,我阴阴的笑,“老天保佑,大包变小了呢?”,霎时室内鸦雀无声,这可是大包人格上的痛呀,大包面色通红,逐渐发青再变成灰黄,最后颓然的一屁股瘫坐在凳上。这个外号先是同学们私底下叫,后来渐渐竟端上了桌面,再后来竟也长江后浪推前浪盖过我的“绿豆芽”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名词了。大包倒也能自圆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大包是我们班的开心果,但在老师眼里却是十足的“渣子”,归入脑瓜笨、心思还不往正地方使的无可救药之流。成绩羞于见人,歪点子一个接一个。譬如:教数学的老师像念经的禅师,每次上课兀自说说写写,全然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包一次课前自告奋勇擦黑板,把板擦儿藏在了黑板上面,老师写满黑板后找板擦儿,费尽力气发现了,因为个子矮,踮几次脚也没够着,滑稽的样子引来一阵哄笑,偏偏这位老师毛病大得很,不写字便讲不出,发觉学生故意调理她,自尊心受挫,哭哭啼啼罢了课。再就是历史老师,擅射,看见有人思想溜号,便不声不响,摸出一粒粉笔头儿,迅疾地投掷出去,直冲脑门,命中率极高。大包是经常受害者。他曾断言,自己一惊一诈的毛病肯定由历史老师所致。于是就有了那次事件,历史老师的手伸向粉笔盒里,触摸到的不是光滑的粉笔,而是感受一种疙疙瘩瘩、粘粘忽忽的怪异感觉,老师手一哆嗦,笔盒翻倒,“呱”一只癞蛤蟆应声而出,老师脸色铁青,拂袖而去。班主任查明罪魁祸首,大包大会挨批,小会检讨,仍然难解老数心头之恨。前尘后世数罪并罚,不几日,大包被劝退回家,八年学生生涯落了个不太光彩的结尾。同学们见势不妙,纷纷倒戈,众口一词怪他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原以为大包到农村广阔天地一定大有可为。但听与他同村的同学讲,大包务农也不是块儿好料,没少挨他爹揍。做庄稼活儿尽糊弄自己,地两头侍弄得干干净净,往中间一走,荒草萋萋,左邻右舍很是笑话。再见到大包,已经中考前夕。大包骑台“电驴子”威风凛凛,声言跑买卖赚了几个小钱,特意请我们几位前途无量的哥们姐们吃一顿雪糕、汽水,管饱。临走,在学校院里示威性地“突突”绕行几圈,经过历史老师的窗前更是狠狠地摁了三声喇叭,引来众老师探头观望。
之后,远行求学,参加工作,很少听到有关大包的消息。忽然接到母校的校庆请柬。我们几个当初被誉为种子选手的好学生,虽跳出农门,可都区区小职员,只好合买了一块大镜子,署上班级的名字送去。校庆典礼上,主席台闪过一张张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我们几乎同时发现了大包,那小子人模狗样,正襟危坐,额头的大包已荡然无存。校长在开幕词中特别提到了捐赠一张乒乓球案子和承办校庆活动的建筑公司经理仇阳同志。仇阳就是大包,他的大名自“艳进门”事件后我们压根儿没叫过。大包作为学生代表最后一个发言,旁边有人小声嘀咕:连毕业证都没捞着,不就凭几个臭钱嘛。稀里糊涂也未听清内容,无非一些歌功颂德的套话。
会餐时大包俨然贵宾,前呼后拥逐桌敬酒。到我们桌,大包惊喜万分,恭维我们年轻有为,不孚众望,还不时习惯性的捋捋垂下的“高小六”式头发,额上原来的大包处已变成了一个榆钱大小的疤,随着他夸张性的大笑而收缩有度地跳跃。其实我们年纪相仿,大包大不了我们三四岁,听他自恃年高的江湖语调,我们顿觉怅然若失,兴味索然,几欲离座。
正踌躇间,现任校长——当年的语文老师抽空跑来,与几个得意门生叙旧。大约看出了我们的失落,就缓缓读了金兰生的一句话: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可深究其心。
大家面面相觑,仔细思量,似乎颇堪玩味。
那日,女生微醉,男生大醉。大包更是醉得一塌糊涂。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