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白鳞洲:桃源人家

梦回白鳞洲:桃源人家

北京猿人散文2025-08-13 08:22:09
归来,已是日落。
大姐在厨房忙碌,大哥在屋外打理一天拾拣的柴禾。妻子进屋和大姐攀谈,原来,大姐姓宋,大哥姓谢,世代都是桃花源里的人家。我打量这个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寻思道,莫非,丁香花开也是住的这户人家?转念又想,桃花源里农家宾馆数不胜数,哪会有这么巧的事呢?
我抱着试探的心里问:“大姐,你家前不久是不是有一个女孩来住过?”
“哪个呀?是不是那个喜欢照相的妹妹呀?她的人很好的呢!她一个人,也是送你来的那个摩托车师傅带她来的。你也认得她啊?”大姐很是奇怪。
“我们是朋友呢,她来玩了,写了文章发表在网上,我看过的,有你家的照片呢。她走的时候,你是不是送给她一袋蒿子粑粑?”这样巧合,我惊讶不已。
“是的,是的!夜里一个人睡在楼上的,她有点害怕,我说妹妹我同你睡吧,她说不要紧的。”大姐打开了话匣子。
“她在文章里说你家人好,就是床板好硬呢!”我笑了。
“难怪前几天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说俺的店子开得好,还上网了,原来是那个妹妹写得啊!”大姐一脸桃花。
“她是个诗人呢!我是读了她的文章才找到你这里来的!这下好,她帮你打了广告呢!”我笑道。
“那请帮我个忙,告诉妹妹,谢谢她了,请她一定再到我这里做客,就说再来一次,她会多活二十年的。”大姐央求我。我笑着应允。
大哥凑过来,往炉膛里加了一把柴,也乐呵呵的说起那个“妹妹”来。谈笑之间,我对应起文章的细节,知道此处果真是丁香花开描写的桃源人家。
大姐带着妻子,摸黑到屋后的菜园里摘菜。来时,茼蒿,菠菜,莴笋,鲜嫩了一篮。
晚饭,平素不喜饮酒的我,要大姐给我斟了一杯米酒,煨着火炉,把自己醉了一回。
夜里小坐,两家人拉家常。说起孩子,大哥大姐一脸春光。一儿一女,都聪明懂事,是两口子辛劳和快乐的理由。儿子在大学念书,音乐专业;女儿从旅游大学毕业后,在南方的海滨城市做导游。在大姐拿出的相册里,儿子有谢霆锋的帅气,美丽的女儿,一如刚出道的关之琳。她憧憬的叨念:女儿不久就会回来,做咱桃花源自家的导游……
翌日迟起,阳光溜进了床头。我一夜好梦,妻子却睡得不太安稳。木板床的确很硬,莫非这床也是……
洗漱完毕,带着疑问下到一楼。大姐正在厨房煮擂茶。我故作随意的问:“上次那个妹妹来,是住的哪间房啊?”
“就是你住的那间啊!”
那车,那人,这家,这房,缘分啊,竟然巧合如斯!
大姐手巧,不一会,像变戏法似的,桌子上摆上了十来样小吃。炸薯片、荞麦粑粑、煎红薯、爆米花、花生、锅巴,外加腌菜几碟。大姐提着擂茶壶过来,为我俩各满上一碗。她家的擂茶做工讲究,放了黄豆花生芝麻,格外香甜。大姐知道妻子有点感冒,特意在煮擂茶时放了生姜,不仅喝起来畅快淋漓,口味浓郁,而且驱寒通汗,胜似良药。大姐说要我喝上六碗,她才高兴。我宽衣解带终不悔,攒上蛮劲,状作牛饮,无奈肚量狭窄,一口气只喝了五碗。还好,总算对得起咱五柳先生了!
早饭过后,大姐问及我们的孩子。妻子笑答:“在奶奶爷爷家里呢。”我接过话说:“平时工作家务忙,这次来玩,就是要落得清闲啊!”
大姐点了点头:“也是啊,那就给佬佬(孩子)带点东西回去吃吧,我不另外收你钱的。”说着从里屋拿出一些自制的柿饼、炸薯片和桔子,装了一袋,不容我们推辞,硬塞在妻子手上。
虽是不舍,也要走了,大哥也撂下晒薯片的活,和大姐一起相送。
弯弯的林荫山道,将这户朴实厚道的桃源人家,渐渐隐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