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涟情谊,恋恋情怀

涟涟情谊,恋恋情怀

黩冒散文2025-07-12 21:11:10
题记:作协年会搭桥,文友齐聚于新盛竹园;暖暖冬阳,天公助力;道道美景,文友流连;嘻哈心致,难得调调儿;赏景交流,涟涟情谊,恋恋情怀。

拉拉桥,依然是旧日的拉拉桥。一座安躺于通向城外道上的石拱桥,一座进入竹园农家乐的必经之桥。
拉拉桥,依然是旧日人们眼里的情人桥。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喜结连理之桥,一座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桥。
然,当再一次走过拉拉桥,与往日的调调,有了截然不同的味味儿。手持相机,抓拍嬉笑中的文友们,我心,再已没了往昔对拉拉桥景致期望太高后的失落。私下里,就是觉得文友们在桥上的言行举止很是有趣。没有了爱侣同往,不甘心的文友,同性的资源也被利用上了。大作家雪燃,拿出了他的活跃;小兄弟文友花开花落,则拿出来了孩童玩皮的劲儿与之俩俩牵手。他们用男性的热情奔放,演绎了情侣之间的柔情蜜意。好不容易逮住了搞笑剧情的文友们,纷纷发挥起了他们特能侃的功夫,把大家之前生疏的隔膜撕开,把大家相聚的情谊推向了纵深处。

午后,暖阳羞涩的跑了出来,只为我们一群文友难得的相聚助兴。
好天气,好心情。文友们趁兴游历于了竹园农家乐的一道道景致前。
入园处,人工堆砌的假山,大约有3米左右,山腰和山间上都种植了小小的绿化树。假山的整个外观,虽用不上“宏伟壮观”等词来形容,但是“小家碧玉”的风范是有的,与我在苏州园林中看到的假山有些许的貌合神似之处。这无形中给了我几多的亲切感。假山的正面,用行书龙飞凤舞的写下了“竹园农家乐”这几个红色的大字。我们不得不佩服园子主人的创意,这样一来,既可作景观供游人欣赏,又可当农家乐的招牌。
远观细看后,文友们抓住时机,聚集在假山前,留下了记录我们文友情的第一张合影。
这农家乐,名曰为竹园,那是有说法的。用眼观后,你不难会发现整个园子的绿化主打,就是竹子。你只需伫立在园子中央随意的远望,入眼的、入画的必是翠色欲流的竹。园子的东面是一些小小的竹,看样子是人工掐插不久,干还不粗壮,叶也细细的,在冬风中它们倒也很安静,少了窈窕淑女的招摇,多了谦谦君子的味儿。走过园子的正前方,穿过已经不带深绿的人工草坪,来到了一竹径通幽处。或许是因为多年的长成,墨绿色的竹在道路两旁早早的摆开了阵势,呈现给我们是用竹搭起的穹窿竹景图。文友们转身走过,我按下快门,拍下了他们融进竹画中赋有诗意的背影。
静立,眼瞅竹,留恋竹。猜想着园主这样大片的用竹做绿化的用意是为何?是为吉祥,富贵,平安而来?还是冲仰苏东坡曾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还是冲中国民间风水学中的“家有一园竹,平安日日居。”的观念?瞬时思量,作罢了头脑中若干的为什么?不管怎讲,想必园主人是一位有文化品位的人,要不然竹不会满园绿,柳不会在园中飞,小湖的水不会被冬风吹皱,仿古的茅草亭不会在园中立,清清的小溪水不会在园子前绕,高大的棕榈树不会在园子里安家落户;不管怎讲都应该谢谢园主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思想,传达情谊的好场所。

在80后帅哥思想芦苇的一串笑话中,文友们朝竹园农家乐的后山进发。
窄窄的田坎上顿时就摆开了由文友们组成的一字长龙,宁静的山野顿时沸腾起文友们打趣的嬉笑声。
或许大家远离乡间的日子太久,以至于对残存的农家小屋充满了喜欢感,新奇感。雪燃老师眼见此景,抓起相机对着农家小屋前的风波就是一阵儿快拍。虽然最终我没有眼见这幅图古色古香图拍摄的效果,但是我确信经过美术专业训练的雪燃老师,他选择的视角定不会差。
长龙向前游动,人流贴近了山坡。壁上好似碎片的页岩,让大家有了一阵儿的争论。文友梅坚持着说这不是石谷子,而我则感觉好似石灰岩,但是又不完全是。大家言语中,看似不起眼的山间小事物,也难逃我们码文字人的火眼。
争论归争论,孰是孰非无需考证。关键我们借机得到了交流,友情因此而得到的深入。
前行,举目。只见用水泥铺就的林间小道一直延伸到了我们视野的尽头。欣喜间文友们行在了道上,林间特有的清新空气铺面而来,文友们为此连连叫好。满地的落叶苍凉成了森林地间的斑驳。曾经葱绿的青冈树,在冬日的严逼下,殆尽了它们的青春,只剩下了枯枝在刺骨的冬风中苟延残喘。只是坚韧的松树,苍翠依然,挺拔依然,为冷冬调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道绿。初冬的那丝丝寒,没有撵走秋来野菊的怒放。它惹眼的那一抹黄,很快就吸引了文友梅的视线,她用相机记录下了此景。嗯,码文字的女子就是码文字女子,情感特细腻,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路边小景也成了她们借物抒情的对象。
如若花草是小女子与生俱来的喜欢,那么接下来突然闯入人们视线的高大的高压线变电器支架则是让男士文友们发出了啧啧的感叹,说是这是他们前所未有见过的高压变电器支架景观,说是这展现了我们地区发展的一个角,……诸多的说词,在男文友们的嘴里涌出,用“跌宕心扉”这个词来形容男他们时见到这壮观景象的心情再已是恰当不过了。
赚足了一回做重庆人的自豪后,文友们下山来到了阳山坡面的谷底。回首遥望从山顶通向山脚新修的山间公路,暗自为农村的大变化窃喜;回首遥望竹海中农家新修的楼房,暗自为农家的大变化窃喜。新农村、新农民,……无数的新,昭示了此时的农村也不是彼时的农村了。
同为重庆人,同为新农村乐。文友们纷纷的举起了相机对着景致“咔嚓……咔嚓”的闪下了一组农村变化图、纷纷的举起相机把人融进了这喜庆的景致中。
欣喜还未殆尽,新的美景又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一条清清浅浅的小溪泛着金光静静的流淌在了山谷底的河床中。远观之,溪流的纯静,好似一位清晨刚起床的腼腆少女。让人期望美好的念,是欲罢不能呀!要不因为有高的河床挡住了去路,文友们们就真的下去在水中与它嬉戏、与它亲近了。无奈之中,大家选择了把这画面留在了美着的摄影画面中。
夕阳已是西下,为时一天的作协年会也因此落下的帷幕。我们游完了竹园,赏完了美景,登完了小山,见过了小溪;过够了同类人相聚的隐儿。大家带上相聚的喜悦、带上涟涟情谊,在恋恋的目光中,踏上了返城的归途。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