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啃老族

我不是啃老族

调拨小说2025-07-21 18:23:40
被人说成啃老族,洪强不答应。我用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父母用不完的钱不给我给谁?这算哪门子的啃老族。洪强总是这样理直气壮。
七年前洪强在纸厂下了岗,拿了三万多元的补偿金。这笔钱是他参加工作二十几年第一次一笔拿过这么多钱。他知道,这笔钱可是他为共产党干了二十几年的卖身钱,意味着不再是当家作主的工人了,从此失业了,心里虽和广大失业工人一样心酸味,可当他双手捧着厚厚的一沓钱时,心里又有些许激动,那毕竟是他二十几年也攒不了的一数目啊。一手拿着厚厚一沓钱的洪强,激动在先,喜上眉梢,暂不愿去领会另一手拿的失业证。所以他没有象别人那样着急地去找工作,而是痛痛快快地在家玩了一个月。偶尔碰见同事问起他,现在在哪做事?呵呵,我在家玩,玩够了再说。洪强总是答得很轻松。在家玩?坐吃卖身钱?那点钱吃完了怎么办?同事对洪强的态度担心中透着不解。是啊,那点卖身钱吃完了怎么办?洪强打算其实很简单,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一技之长,可有的是力气,随便到哪个工厂打工还怕挣不了一口饭吃。
其实,从他得知企业要进行改革,所有职工都得置换身份下岗的那一刻起,他都很简单的面对。他没有象其他人那样除了骂共产党外,便开始为今后的生活担忧了,开始为自己下岗后找一条退路。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的,策划着到私企应聘,象洪强这样没什么文化又无一技之长的,策划着下岗后开个衣服店、开个小吃店、摆个小摊、当保姆、看店铺、到超市当服务员、到酒家端盘子、当门房、当保安、踩三轮车、当搬运、送水工、送汽工等等几乎所有是人干的而不违法乱纪的活儿都策划在内。那段时间大家在厂里为自己的将来策划成了热门话题。只有洪强,他一个策划都说不出来,因为他压根就没想过。是他处变不惊,还是他胸有成竹,或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他自己也说不清,反正他就不会自觉的去想这些没谱的事,他一样干他的活,一样过他的日子,一样保持他的爱好。
洪强的老婆是化肥厂工人,一月工资七八百,一女孩在读书,一家三口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温饱。家里的一日三餐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他每晚睡觉前就淘好米放在电饭堡烧第二天早上的稀饭,将电饭堡定时到早上六点将稀饭烧好。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首先到厨房拔掉电饭堡电源,打开电饭堡盖拿饭勺把稀饭搅匀,盖子就不盖了,让稀饭凉凉,一会儿吃时不会太烫。然后到市场买一天的菜,一荤二素,说是一天的莱,实际是中午和晚上的莱,别外他还会买些早上配稀饭的馒头、油条或少许咸菜。当他拎着莱赶回家时,老婆和女儿正好起床。老婆吃完饭赶紧上班去,化肥厂是私营企业,上班比国有企业早,下班比国有企业迟,所以几乎的家务事都是洪强做了。女儿吃完饭上学去了,洪强吃完饭抓紧收拾碗筷,洗好菜,再淘好米放在电饭堡做中午饭,将电饭堡定时11点烧好饭。每每做完这一切还差十五分钟八点,他再骑上自行车去上班,路途只需十分钟,所以他从不迟到。中午下班后赶回家烧菜,待他莱烧好了,老婆正好下班,女儿正好放学,一家人吃过午饭,洪强收拾好碗筷,再淘好米放在电饭堡做晚饭,将电饭堡定时下午5点烧好饭。下午下班后洪强做晚饭就简单了,只需把中午剩的莱在微波炉热热就好,那可以等老婆和女儿到家了再热,他会利用等她们的这段时间看看电视,或边听音乐边拖地。晚上后收拾得当,他就乐呵呵地看电视,直到睡觉前又到厨房准备第二天早上的稀饭。他的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就如钟表的指针,总是二十四小时按一定方向有条不紊地转着。
管他什么下岗不下岗,洪强的日子仍旧是这么简单安逸地过着,照样天天专心地干着自己的活儿。他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每天拉一手板车,将一大堆的纸桨从一车间拉到另一个车间,拉完就可以班,有时遇到纸桨少一些,不到下班时间就拉完了,他还能早几十分钟下班呢。当然他的爱好也很简单,那每晚准点守在电视前看连续剧的爱好,同样不受外界的影响,除了情感片外,什么枪战片、古代片、现代片、武打片等等他都爱看,看完一个连续剧,他又会继续搜索另一个连续剧继续看,一年四季几乎不间断。他一天的生活、工作、爱好就象计算机编好的程序,周而复始机械地重复着。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简单又实在。

在家玩的一个月里,他仍旧早上六点起床买莱,午饭晚饭准点烧好,晚上准点看电视连续剧。不一样的是,他一天不光是晚上看一个电视节目,而是看三个节目,上午看这个台的连续剧,下午看那个台的连续剧,晚上再看其它台的连续剧。他的脑海瞬间充实起来,享受着三个不同的故事在脑海中交替着上演,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泡在故事里,可把这二十几年的累都弥补回来了,真是舒服极了。该去找事做了,不能一天到晚泡电视。老婆不高兴了。明天我就到劳动服公司看看。他说。老婆说得在理,他知道坐吃山空,玩了个把月该去找活干了。
劳动服务公司大厅里人还真不少,都是下岗工人多半是来找活干的。洪强碰到了同事,从同事那了解到他在木器厂搬了二十几天的木头就干不下去了,不是他怕吃苦,而是一天足足搬八小时一个月才八百块。同事还说,工作很难找,舒服些的工作我们年龄超过,工资高些的不是要有文凭就是技术工种。是吗?我们一起去看看招工信息。洪强心里半信半疑。招工的信息还真不少,一月能上千元以上工资的多半是技术工种或是管理人员,而年龄多半都限制在35岁或40岁以下,还真没多少工作适合他们四十多岁无技术无文凭的,一些私企招装卸工、搬运工年龄倒放得很宽也不需要文化,可工资一月才六百到八百。洪强越看心越紧了,这个把月的舒服顿时没影了,脑海中的故事全被五花八门的招工信息代替了。唉,工资少是少点,可只能找这样的活儿了,其它活指望不上了。洪强说着记下这些企业名称地址,与同事道别面试去了。
洪强首先来到竹胶厂,厂址在水南郊外的一处废弃晒谷场上,空旷荒凉,尖锐的电锯声一声声从简易的木砖搭盖的车间里传出,似乎是一冤魂在凄厉地哭嚎。这极其不协调的静与闹让洪强心生几分厌恶,车间里有十几个工人忙碌着,搬货的搬货、刷漆的刷漆、胶竹的胶竹个个干得很卖力,面部表情跟这场地一样荒凉。洪强慢吞吞从他们身边擦过,没人看他一眼,似乎洪强只是个幽灵。电锯在车间最里头的一角,一操作工将竹子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