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腾飞其人
袁腾飞也是货真价实的北京青年。我第一次闻其名是在电视里。那天我百无聊赖之际,胡乱按着手中的遥控器,正为要看哪台节目发愁,这时,我点到了《百家讲坛》节目。只见一个面皮白皙的青年站在讲台上,正滔滔不绝地讲着辽宋的恩仇史。当时,我估计他只有三十岁左右,“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我当下暗自佩服,又不禁自问:哪里来的小生这般口齿伶俐,这在时下年轻人中是不多见的。后来节目上说,他是北京某校高级教师,我又想,北京的青年教师果然能讲。北京青年生来就比较能说,再加以后天格物致知之功,不会讲那肯定是一件怪事,像他这样的老师学生定会喜欢,在校里肯定拥有不少粉丝,要不怎能走上《百家讲坛》呢?至于他讲的“故事”,我倒是且听且去。这读史啊就如同吃饭,饭一旦吃多了,不会拉屎也会发个屁什么的,史书读到一定程度,可说的东西自然就多了,如果能善于把知识缕一缕,很容易就能成为所谓“家”,《百家讲坛》上的家很多便是如此,我倒并不怎么在意了。看完这次节目后,我有好些天没再看,也不再关注他了,如今这世道“名人”不少,关注也关注不过来啊!
后来我渐渐看到网上有骂他的,顿时生出了好奇心,便把这些文章都看了,最后,顺藤摸瓜,整出了一个“袁腾飞语录”。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进而又为他而惋惜——莫非他脱不了“北京”这窠臼——会说理而不知所以为理,活生生一个赵括般人物。不过,我还是忍住了,不过就是一个北京的青年嘛!犯一点思想上错误总会有的,只要能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人还是一块好材料嘛!但后来网上说得越来越凶,所以,整个情况又有所不同了。大概是牵扯到先人的缘故,再不谈就是有辱先人了,且一任他继续糊涂下去,实在有失我辈教化之功,所以只好出卖这嘴皮了。
袁腾飞读史的“记功”是不错,这一点大家都得承认——北京的青年本来就不笨嘛,至少很多都比我聪明。然而,光有“记功”是不行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不能等闲读之,必须用炎黄子孙的心去读,随时准备为它流泪流血。用心读史,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要为它去流泪流血,则非好男儿而不能为。好男儿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既能为史痛哭流涕,也能因史慷慨激昂,既能以史反观自己,又能做现实有用之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孔子怀古,恨不当时;贾谊俟罪长沙,作《吊屈原赋》;刘备论及桓灵,则痛哭流涕……)。小人则不同,小人用心全在于小聪明,而不注重个人的修为,以为记的多便懂的多,专拣那些枝叶的东西,凌驾于历史人物之上,好像自己就是历史的判官,对历史的人物指手画脚,说这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其实,说白了吧,一切只因他们不合自己的口味,不过是使些小人的脾性罢了,连孔孟之道都沾不上边,更别提唯物主义历史观了。古人学历史,尚且先得学学四书五经,以树立读书人的正确“观”,以防他们读史入了魔道,成为背叛王朝的逆臣。而如今某些人,不仅丢弃了正确“观”,连爹爹爷爷都不要了,整天像逐臭的苍蝇,嘤嘤嗡嗡跟着感觉走。历史是血泪写的,哪有说的那般轻巧,听他们忽悠就不用活了,大家只能一笑了之。正是因为历史是血泪写的,所以叫后人要去尊重他,这样才能客观不失公允,否则,他老人家就会翻脸不认人,叫你重蹈他的覆辙。可是,他们哪有半点尊重的意思,嘴里叫嚷着叫别人尊重历史,而私下里却换个法搞不尊重。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历史的一份子,没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倒也是吃过几年教训的,何以不好好照照镜子,在镜子前整整自己衣冠,设身处地好好想一想呢?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被推到了历史浪尖上,则恐怕又什么狗屁不是了,落下不忠不孝的名不说,还可能贻害了后辈子孙。真是心胸狭窄的小人,不懂世事艰难!
袁腾飞竟是这样的人。怪诞的话说得实在不少,都列举出来也没意思——我看了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读者想看可以上网查找。只是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男人,你支持自己女人成功吗
下一篇:我来说说开幕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