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不是我们沉湎的摇篮

古代文明,不是我们沉湎的摇篮

麻雀牌杂文2025-09-10 22:49:52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这四个国家享有这个美誉?文明古国,并不是他们存在的时间悠久,而是因为这四个国家对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此看出,对每个国家来说,文化的重大意义了。
当今世界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古代的很多创造已被高科技的发明所取代了。比如中国,毕昇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领先世界的传统手工造纸,早已被19世纪中叶问世的机制纸所取代了;我们再也不需要用张衡的地洞仪来预测地震的方位,可通过地震波=探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密度和刚度变化小到10%的变化,用计算机去探求遥测图像来预测。虽然古代文明大都已经成为博物馆里陈列的古物了,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但这些远古时候的文化却经过滤、筛选、沉淀而成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底蕴,是国家民族的象征与标志。就象一提到古代四大发明,答案必然指向中国一样,国家与古老的文明已经浓缩为了一个整体。古代文明有时也被看成了一个国家的代名词,如中国是瓷都,瓷器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特征,当时世界上就是以瓷器来代指中国的,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不就是这样得来的吗?而且这个词一直延用到现在。所以,古老的文明虽诞生在几千年前,却是一个民族成长的肥沃土壤,是使它枝繁叶茂的根,是一个民族立于当今世界之林的心底的自豪与自信。
没有悠久文化的国家,象是无根的树叶,孤独地漂泊在世界的上空,也无法预知自己要奋斗的方向;象是无父母的孤儿,带着自悲的心理努力拼搏在发展的征程中,却没有自己灵魂慰藉的地方。当今,韩国就有着这样的心理。韩国在经济上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由于国家历史不长,三韩人王建于公元918年才建立了古代韩国,古代的韩国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没有遗留下象中国,罗马一样令人自豪、自信的古老文化,这一直是现代韩国人最遗憾的地方。当代,文化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全球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活动不断举行。在这个舞台上,韩国总是没有一席之地,甚感底气不足。怨恨祖先已无济无事了,于是,现代韩国人千方百计地不想让他们的后代子孙再受到这种心理的折磨。以前没有文化底蕴确实遗憾,那么就从现在起为后代创造文化,让他们不再遗憾吧!于是,在韩国出现了与文化有关的一系列的举动:2005年,把纪念中国屈原的端午节成功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把中国的豆浆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接着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李时珍,甲骨文等文化风波,而且正在申请风水的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否认韩国对民间无形文化财产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的事实,但从这些文化的来源来看,不难看出现代韩国人正在有意地制造古代文化的事实,而且有些是他们“莫须有”的古代文化。整个国家,为了这些文化,居然不惜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无非就是想为他的国家深深的植株下粗壮的根基,为国家和民族能自信的呼吸在世界的阳光下,成为一棵国人自豪的苍天老树罢了。
文化贫乏的国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富有的我们了。较之某些国家,我们确实很幸运,祖先为我们蕴藏了丰富的营养,但是,当今的我们要正确看待。我们不能把古人创造的文明,当成是我们沉湎的摇篮,一味的躺在里面贪婪的汲取精华,也不能单纯地把它当成勋章永远挂在胸前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些古老文明已化作了史册,只能作为中国人民曾经聪明能干的有力证明,但这并不代表今天的中国同样强大。我们应该把那些当作民族成长的阶梯,在宏扬古代的同时,继续奋斗不息,发展文化,发展经济,为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我们的后人积攒可自豪自信的底气。当有一天我们也成为“古”时,我们不会是后代心中的隐痛,而应该是一轮热烈的太阳,辐射出耀眼的光茫,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骄傲与自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