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起

思想起

权欲熏心杂文2025-03-23 04:48:45
我曾读过很多书,从欧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从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孟》到现代鲁迅的《朝花夕拾》,但是其中令我震撼的内容却不是这些名人的著作,而是姜戎笔下的狼,为了生存和草原人战争不断的草原狼。
在《狼图腾》一书中,我看到的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而是草原狼与草原人生生不息的,燃烧着热情的生命之火。他们的生命因为战争而悦动,草原狼与人在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那种带着血腥的、人与狼厮杀的场面却是壮观无比的。我可以清晰地在那一行行的文字中,感受到草原狼身上存在着的腾腾杀气,我也可以感受到草原人对狼那种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
有的时候,我会停下看书的脚步,在思索草原狼的同时,思索我们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我发现在我们的人生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像草原狼一样强劲的对手,有句话不是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吗,强劲的对手会成就许多坚强的我们,同样也会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像成吉思汗一样,因为他有着草原狼的雄心、草原人的好战,所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后,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地域辽阔的元朝。
姜戎笔下的文字带我进入了辽阔的蒙古额仑草原,让我在人与狼的战争里享用了狼图腾的精神盛宴。草原狼是草原的灵魂,草原狼的精神是草原人的图腾,草原人对狼图腾的崇拜不亚于对长生天的崇拜,在额伦大草原的每个人都把狼看作是长生天派来的使者,他们坚信草原狼的存在代表着草原的存在,就像毕利格阿爸说的,草原狼是草原和草原人最原始的守护者,是他们守护了草原生物链的平衡。因此,当阿爸看到外来的民工开垦草原和以包归顺为首的那些人猎杀草原上的生物时,阿爸心里很难过,他担心草原有一天会不复存在。
当我读到这儿时,心中萦绕了一股凄清的味道,这使我不禁联想到守护敦煌莫高窟的王圆禄,那个人无知的提着装有白色粉的桶,挥舞着手里的大刷子,将他认为太丑的佛像、壁画一点点的毁坏殆尽,甚至花钱雇佣别人来充当帮凶,更可笑的是,他一边做着毁坏佛像的事,一边还在心里祈祷佛给他好运。
终于在一个傍晚,意外发生了,一个藏了无数珍贵经卷、壁画、佛像的洞窟在王圆禄面前打开了,他便顺利成章的把他们当做了上天赐给他的财富,把中国的宝藏一箱箱、一件件的卖给了对我们有所企图的外国人。我想就是因为这些愚人的存在,中国在走向国际的路才会那么漫长,那么曲折,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的团结和努力,我们应该在正确利用我们身上的“羊性”时,继承游牧民族身上的“狼性”,使两者相互作用,继而实现我们民族的繁荣。
在一次又一次读《狼图腾》的过程中,我读懂了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以及游牧民族精神与农耕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不仅读出了草原狼的特征,草原狼非凡的智力、团结合作的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勇猛敏捷的身手,还读出了潜伏在他们内心深处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哭嗥。在草原狼出动的每一次战争里都有前者的体现,至于后者的体现大多都表现在对小狼的不舍和召唤声中,狼群和母狼对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秉承着不放弃、不妥协的精神。
草原狼身上有好多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人类应该学习的,他们不恋战、不贪心、不对自己的伙伴下狠手,甚至不食嗟来之食,他们懂得为以退为进、审时度势,懂得从统筹全局、分析利弊,在不利中找寻到对团体最有力的一面。而这些品质,在我们中间的很多人都缺少,面对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应该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这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不变的真理,也是我们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不被外族消灭的主要原因。
通过观察草原狼和草原人的斗争,除了看到草原狼的睿智,我还看到了草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他们不屈于恶劣环境的威胁,敢于挑战生活;他们豪爽,好客,具有北方人的真性情;他们将满腔沸腾的热血播撒在辽阔的草原上,在一次次与狼的斗争中坚持着“狼不来犯我,我决不去犯狼”的原则,无怨无悔的热爱和守护着他们的家园,虽然生活的不是很富裕,但他们很快乐,因为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在这里,我感到了草原人的伟大,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们,敬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草原人畏狼、敬狼、爱狼,他们在内心深处将狼奉为草原上的生命图腾,把狼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视为一体。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草原狼,草原上的生物链将会被破坏,草原生物也将会伴随着草原的消失而逝去,那么草原民族和草原文化将不会存在。所以草原人在杀狼得同时也崇拜着狼,并将狼图腾作为他们民族的图腾,且世世代代遵循着草原上的自然法则。。
草原人的血液里包含着狼性,就像以毕利格一家为代表的草原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都是具有狼性的、勇猛的草原儿女,在他们一家人的身上,游牧民族那种崇拜和信仰狼图腾的精神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使我非常的感动而又无奈,我为草原狼和草原人生生不息的生命、悦动不止的满腔热血感动,也为草原狼被无情的猎杀和草原被破坏的命运而无奈惋惜。
在辽阔的额伦大草原上,草原人和草原狼已经在生生不息的斗争中生活了数千年。狼文化早已成为那里文明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作者所写,草原狼与草原人有一种神秘的关系,只有弄清了草原狼才能弄清神秘的蒙古草原和蒙古草原人。
草原狼是草原的灵魂也是游牧民族的灵魂,贯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游牧民族的生命都想草原狼一样顽强,游牧民族的精神是不卑不亢,一往直前的。游牧民族的血液里奔腾着狼性的血液,他们不比农耕民族活的安逸自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他们好战、坚强的性格。
在这本书里,作者姜戎就有关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论述,有以下观点,作者认为游牧民族崇拜的是“狼图腾”,游牧民族的性格包含着“狼性”,而农耕文明崇拜的是“龙图腾”,农耕民族的性格包含着的是“羊性”。而这两种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受这两个民族自身所处的环境影响的。
人类的文明是在不断抑制和驾驭人类自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