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卿本俊才
刘俊卿是《恰同学少年》中为数不多的虚构人物之一,却也是《恰同学少年》中离我们最近的人物之一,甚至是剧中最能够震撼人心的悲剧人物之一。我想剧中刘俊卿所干的天良丧尽的蠢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想说的是
刘俊卿是《恰同学少年》中为数不多的虚构人物之一,却也是《恰同学少年》中离我们最近的人物之一,甚至是剧中最能够震撼人心的悲剧人物之一。我想剧中刘俊卿所干的天良丧尽的蠢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刘俊卿并不坏——他的本性并不坏。我记得他想过让父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我记得他对一贞至死不渝的爱,我记得他对搜查老师还是有所顾忌的,我记得他承受着其他人的鄙视时的痛苦,我记得他问王子鹏“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吗”,我记得他也曾拒绝马疤子向北洋三千溃军报信……而他之所以能有那样的结局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刘俊卿是上世纪初的虚构人物,而任何虚构人物必然会有其现实原型,刘俊卿的原型,与其说是旧社会的产物,不如说是某些现代大学生身上的影子;而在《恰同学少年》中,刘俊卿的悲剧本有两次转机,假使把握住这两次关键,至少刘俊卿的结局不再会是一个悲剧。这里的两次转机就是刘俊卿两次改过的机会,然而这两次机会都被残忍地(请允许我用这个词)破坏掉了。
第一次是袁世凯倒台、汤芗铭仓皇出逃,刘俊卿被抓九死一生放出来后,生性懦弱却心地善良的王子鹏对他说:重新开始吧——很难忘记当时刘俊卿眼中闪着光芒的喜悦:“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吗”。结果,张昆弟的粗暴回答不仅留给了无数人深深的遗憾,也终于让刘俊卿去了“救命恩人”那里做了三堂会的二当家的;
第二次是孔昭绶重返一师范任校长,这位孔校长就任前曾到为救自己而亡的刘父墓前拜祭,归途遇旧人——依然忘不了刘俊卿脸上的复杂表情,也记得孔校长的欲言而止,而校长他终于什么都没说出口,最后一个镜头是刘俊卿与孔校长二人最终背道而行,愈走愈远……
应该还有第三次。而第三次,刘俊卿以死证明了自己,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前去给溃军报信儿的马疤子说的——“你别想走!”
假使当时张昆弟萧三等人没有和刘俊卿到同一家店铺吃面,刘俊卿还会不会走上不归路?假使当时孔校长真的对刘俊卿说些什么,引导他走上正轨,刘俊卿还会不会是后来的悲剧结局?在刘三根墓前,刘俊卿的表情很复杂,但仍然可以看得出他对校长的畏惧和悔恨,当时欲言而止的不光是孔校长——还有刘俊卿,他希望得到校长的原谅但是没胆量也没脸开口,以至于孔校长欲言而止后与他擦肩而过时的痛苦和失落。
因为刘俊卿缺失的是尊重与关爱。
刘俊卿妒忌、虚伪、愚昧,试想,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嫉妒心?是自卑;那是什么导致了他的虚荣心?是自卑;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昧良心?是自卑。
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自卑?
是他的出身、是他身处的社会、是他父亲的不当教育的综合产物,在那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刘俊卿的性格与出身的矛盾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老天都知道我只是个卖臭豆腐的儿子”。正是这些原因致使刘俊卿心理失衡,而他失衡的心理,即是他一步步走入歧途的基础。他的很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卑情节,试想在他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学生和老师却偏偏和纪墨鸿看对眼了。为什么?因为纪墨鸿认同他。你可以说这是物以类聚,但是至少能反映出刘俊卿的缺乏认同感,根本原因就是其人格缺陷。刘俊卿的人格缺陷从一开始登场时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遗憾的却是在他身边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及时正确引导他的人。他自闭,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始终都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父亲对他的爱也仅仅是娇惯以至于他无法接受他的生存现实;他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可就是得不到。从一开始偷萧氏兄弟的卷子销毁,不承认卖臭豆腐的父亲和当丫鬟的妹妹,到破坏不成继而以“见贤思齐”的方式暗示孔校长和方学监卷子有蹊跷,接着巴结纪墨鸿,在食堂挖苦蔡和森、背地里讽刺徐特立先生以至于后来求妹妹“随便做什么都行,不要再做丫鬟了”……其一再想证明自己怎么怎么样的一系列近似变态的举动,最后能证明的只是阿德勒的过度补偿。
刘俊卿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对于这个人物,不能说他是非不分:他知道三堂会是做什么的,知道那帮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生活在那个年代,就算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未必就不知道时下的中日局势;他还知道告密可耻,不好意思当众认人;他更知道自己是长沙人,拒绝去给北洋溃军报信;……但是他又一个不差地全做了:加入三堂会,写《论袁大总统中日亲善之英明政策》,三番五次告密,指认自己的校长“比当兵的还勤”……而就是这么个人物又懂得感恩。他在绑票事件中杀六爷救子鹏——他杀六爷很大程度上是为一贞报酬,但是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报酬,他完全可以等六爷杀了王子鹏之后再动手杀他。但是他没有,因为善良的王家少爷对他很照顾,最重要的是一直把他当人看——他缺的就是这个。他需要地位,一个足够高的地位来让众人仰视他,补偿他。他不是是非不分而是没有做人的底线。
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无药可救的人物。
先要声明的是,我对刘俊卿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坚决否定的,而我又从来都以为能爱家人的家伙本性一向都不坏,刘俊卿对他父亲不好,但从后集剧情中我们能看得出他爱他父亲,他是爱而不能爱。这是一种典型的理性犯罪人格——心明是非而是非不分,心存天良而天良丧尽。他本是俊才,拥有聪明才智,他追求进步幸福,如果能有人正确引导他的话,我想他的人生价值也许不会次于他的同学们。做过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他也想悔过——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镜头不是青年毛泽东的胆识,而是这个卑劣者的悔过——“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吗?”——还有眼睛里那闪着光芒的喜悦;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结,亲眼看见学生军的他知道马疤子跑出去之后是什么结果,他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自己的妹妹,并用企图用自己的尸体阻止马疤子逃跑报信——“你别想走!”
当我们把这个卑劣者身上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拂去的时候,所剩下的只是一颗自卑的心。
《恰同学少年》集中讲的是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的问题,而在刘俊卿身上最突出最集中体现的问题却是心理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传统教育中只重才育而不重德育的问题。我觉得学生身上的人格扭曲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要大于关注学生个性教育问题。如何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谈论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