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文学新秀:期待贡献常德文化建设

“80后”文学新秀:期待贡献常德文化建设

梢林杂文2025-08-28 09:10:33
作为武陵区商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王祉璎的名字经常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在常德晚报上。忽然有一天,她的名字出现在了新武陵版面的一条消息中,这一次,作为“80后”作家的新秀,在武陵区文联今年9月举办的一次活动
作为武陵区商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王祉璎的名字经常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在常德晚报上。忽然有一天,她的名字出现在了新武陵版面的一条消息中,这一次,作为“80后”作家的新秀,在武陵区文联今年9月举办的一次活动中,她被国内名编、《清明》编审刘小林特别点评,称其作品文字非常优美、语言功底深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逼出来的高分作文
王祉璎的写作兴趣,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要写“一天一句话”,记录每天最有意思的事情。然而对于这项作业,王祉璎时常急得要哭。妈妈见女儿“还没开窍”,就每天教她留心观察、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陪着她写成句子,后来,还给王祉璎买了很多作文书籍,“我要她模仿、学习书里面的语句,但是不能照抄。”
渐渐地,王祉璎从书中掌握了很多词汇,也学到了不少写日记的方法,能独立完成作文作业了。当克服了原先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王祉璎不但不害怕写日记了,还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种用文字表达想法的方式。“有一次,我的文章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拿了第二名,我当时高兴坏了,一回家就炫耀给妈妈听!”
初中时,王祉璎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看了校园文学、外国文学书籍,高中时代尝试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并屡屡见诸报刊杂志。那些看起来多愁善感又真情流露的文字,都被她一一收藏,保存在自己的大书柜里。

为当“主编”晕倒演讲台
对于任何与文学有关的东西,王祉璎都表现出一种倔强的热情。刚进大学时,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一个文学社团,恰逢社团自创报纸的编辑人员换届。于是,她自告奋勇地要竞争主编一职。国庆节回家休假时,她得了重感冒,妈妈就劝她说:“生病了就别去学校搞什么竞选。”但王祉璎不听,“我就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看究竟有能力做多大的事情。”
她提前赶回学校,认真准备了竞争演讲的稿子。然而站在讲台上的她,并没用发挥出自己所期待的效果,演讲到一半就因为体力不支,昏倒在地。这可吓坏了底下一帮同学,大家七手八脚将她抬到学校医务室,掐人中、输液。躺了个把小时后,王祉璎才缓过神来。“最后,大家是被我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我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当上了副主编。”回忆起这段青葱往事,王祉璎笑着说道。

文学是我的软实力
大学最后一年,王祉璎尝试在长沙一家杂志社做文字编辑,做过时尚、鬼故事、青春文学、儿童文学等不同风格的刊物。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常德发展。如今,在武陵区机关工作的她,虽然转向了新闻宣传的阵地,但是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仍然没有中断。
至今,她在各大报刊上已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上千篇。最近又完成了《浅若梨花笑》、《情深奈何缘浅》等五部小说的创作。
“文学就是我的梦想,一有时间我就写作和阅读。”王祉璎说,爱好文学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写作将会是她长达一生的生活方式。”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这个“80后”文学新秀,在追求精神层面纯粹性的同时,并没有堕入年轻女孩惯常的那种沉溺于个人世界的思维模式。她像一个小大人般,严肃而郑重地对记者说,文学创作不能浮躁,不能带功利色彩,真正的文学人应该写出反映时代、服务群众、启迪思想的好作品。她还谈到了自己最近学习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看到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后,我感到高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你想象一下,百年之后,人们最记得住的是什么?应该是经典的文化作品。”
王祉璎还很年轻,她的作品如她自己所说还不够成熟,创作还需要历练。年轻的王祉璎有着“文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的责任意识,并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常德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她脚下的路,还很长,也充满各种可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