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论文造假谁之过
对于学术造假,论文造假,时有传闻。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归罪与那些研究生,归咎于他们思想素质不高,学术道德败坏,似乎也有失公允。能进入到研究生行列里来的人,虽不个个都是精英,却也
对于学术造假,论文造假,时有传闻。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仅仅归罪与那些研究生,归咎于他们思想素质不高,学术道德败坏,似乎也有失公允。能进入到研究生行列里来的人,虽不个个都是精英,却也是高素质的人才。几年的研究生教育,却没有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没有能全面培养出他们的研究能力,他们依然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那是谁之过?看看我们的教授是怎么给研究生上课的,就知道了。在课堂上我们的教授在讲什么,讲他的那些理论,我们的学生在学什么,学教授的理论。结果是教授在那儿大讲特讲,学生在那儿昏昏欲睡。问一问那些读研的哥儿姐儿就知道了。课堂上学生所学的知识少得可怜,许多研究生都有这样的感觉,与其听课,不如去看书,他们在课堂上获得的,和图书馆中获得的远远不能相比。由此可见,过错不在学生,而在导师!在我们的教育模式。是我们导师填鸭式的教学,造成了学生研究能力的不高。我不否认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他们的研究能力,但是我并不怎么赞同教师的那种培养研究生的方式。研究生应该重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在学生研究能力生成的过程中,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之外。应该说读研究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教授做的不是传授知识,或者是给学生灌输自己的理论,而应该引导他去做一些实际的研究工作,即或是自己的成果也应该是让他们通过研究而获得,要让他们体验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坐在那儿讲述那些干巴巴的理论。另外研究生阶段是开阔学生理论视野的阶段,应该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著作,并通过阅读文献著作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梳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在阅读中形成认识,在研读中形成观点。这对一个研究生来说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而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教育问题恰恰就在这儿没有做到位。教师急功近利,学生除了接受了一堆死的知识,研究能力却没有大的长进。我想,我们的教师如果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把重点放在教上,而是放在让学生研究上。教师在讲课前开列书目,出示课题,让学生在研究中阅读,在研究中形成观点,教师的讲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下来,我们的研究生何愁在读期间不能发表论文,何愁在读期间不能有科研成果?我们又何愁毕业论本文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我想研究生论文抄袭造假,责任不仅仅在研究生本人,而在于我们的导师,是导师的刻板的教学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研究能力,没有形成研究能力,自然也就写不出有分量的研究论文,造假也就在所难免。现在中小学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却仍然我行我素。教授仍然抱着自己的那本经,长年累月的给学生念,一批又一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作假那才怪呢!是改革的时候了,时代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而高层次的人才需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能够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本领。现在也应该更深刻的来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反思我们人才培养的模式。让学生在研究中去摸爬滚打,让他们在实践中增智,在实践中探究,这样,对学生是一件幸事,对学术是一件幸事,对国家也是一件幸事,我期盼这样的境界能出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五一游感
下一篇:机关干部下基层要“三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