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父亲的心事
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无知的,我在希望孩子生活得幸福快乐的时候,我不能不去要求她加倍地学习,努力地成为班级中的名列前茅。也许事情要求多了就要走向相反的方面,物极必反,这是常理,我却亲自实践了这种无知的教育,对孩子,对一个年幼无知的生命,施加了粗暴的管制方式。
站在班主任面前,我更像个孩子,好在班主任通情达理,指定了一个位置,让我相对而坐,避免了尴尬。我们这样侃侃而谈,打开了内心中的那份真诚。说真的,我很佩服班主任的耐心与爱心,全班五十多名学生,要一一照顾过来也的确不容易,如果没有那份责任心,她也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为了孩子,每个孩子在老师眼中都似自己的孩子一样,是需要呵护成长的幼苗。当今的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很多令人失望之举,这不能纯粹地怪老师,她们是无辜的,在既定的教育模式下,她们尽职尽责,达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的要求。只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整个教育模式,教育思维,还是拘囿在固有的思维里——应试教育,所以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孩子学习成绩是拔尖的,是一点即通的,考试也是门门优秀的。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需要健康的成长,她们有着自己的成长方式。当他们还在幼小年龄阶段的时候,她们不得不去承受一个外界给予的无形压力,让本该快乐的童年失去了欢声笑语,失去了她们所认为的健康生存方式,就如一棵小树被困服了手脚,一只小鸟被关在了牢笼里。
我今天来是准备接受批评的,是替孩子来领罪的。我仔细地聆听班主任的谈话。孩子不是没有天赋,相反的是有时课堂表现的相当优秀,特别是在文字方面,是一些别的孩子所没法企及的,这一点我也清楚,有时从孩子回家所表现的状态我就可以看得出来,沾沾自喜的样子,说她的作文在学校里得了几颗星,这说明她在学校里受到了表扬。只是我的孩子有时太不听话,缺乏一种主动意识,或者说不以学业为重,贪玩成性,总是把该做完的作业丢到一边,玩了一天,作业也不知道去做,只有被逼着才会应付完成作业。
我曾试探着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为什么不首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孩子没有敢回答,我知道她不是不爱学习,也不是学不好,而是每天的课时作业太多,天天如此,让她小小的心灵出现了违拗的心理。如果我们的教育不纯粹地以应试为目的,这个社会也不纯粹地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那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重新找到自信,找回快乐,也会喜欢上学习。
邻居家的将近三岁的小女孩,每次看着姐姐上学的时候,她总是用充满了渴望与执著的眼神,看着姐姐远去,我能够看得出来,她是渴望上学的,如果真的有一天她走进了学校,也要接受每天繁复的学业,那么她也会心中满是疑惑,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望。这大概就是我们每个国人应该接受的现实,一个让无数渴望学习的心被过早地尘封了的现实。
对于教育,我谈不出自己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但我感觉目前我们这种教育状态是值得深思的,那种强迫式的教育,那种纯粹应付考试式的教育,已经阻碍了这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也过早地戕害了创造的心情。我们教育现实是:不管从小学,还是到高中阶段,每个学生必须面对日复一日的要求,面对繁重的作业,面对习惯性的考试,其最终目的就是考出好成绩,达到外界强加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标榜一个学校是好学校,标榜一个学生是好学生。其实这些成绩无非就是一个个数字,高或低,并不能诠释一个孩子的好与坏。在这样一个个数字面前,孩子往往会变得茫然无措,变得心灰意冷,变得势利与自私。我感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教授一些基本的知识,提供一些有益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指导,而不是目前这个样子。分数的高低代表不了什么,只能说明此一时的孩子认真了,但彼一时的孩子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准,未来是什么样,更难以下定论。社会发展的现实是,那些对社会发展贡献较大人的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那些曾经的所谓优秀生早已成了昨日的黄花。
我和孩子的班主任坦诚地交换了意见,也诚恳地表了态度,只是我没好意思说出心中的不满与疑惑,当然这种不满与疑惑也是不适合对一个老师来讲的,她们尽职了,也付出了自己的爱心,我应该感激才对。我只能说我去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多给孩子一些约束与指导。我也知道,此时我的内心是多么地空白,甚至是失望,对于孩子我还能怎么样呢?我不可能加倍剥夺她的快乐,我已经在无知中成为了扼杀孩子天真自由个性的杀手,成为了这个落后教育的帮凶。我还能怎样呢?我还能怎样呢?我的孩子,你就原谅爸爸一次次把你推向你不该承受的现实吧。
当我就要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收到了校讯通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如下:“这周进行了一次英语测验,整体成绩还算理想,但是从本次测试中就已经看出有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落到了全年级的后面,试卷已经发给孩子了,希望每个家长拿到试卷后签字,然后和孩子仔细分析一下试卷的内容并订正,然后把每一题的单词句型的汉语意思写出来,希望家长认真对待孩子的英语学习。全年级成绩如下:100分1人,90到99分110人,80到89分62人,70到79分24人,60到69分3人,不及格6人,请家长针对孩子的成绩来分析一下,希望后进生加把劲。谢谢。”
是呀,老师都这样说了,我还能怎样呢?只有配合,配合,还是配合。
2012年11月2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