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讨书:落马官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重庆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打黑行动中,落马的最高官员,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文强的检讨书,近日在各大网站交相盛传。这似乎又一次佐证了民主专政无所不能之教化功效:即便是穷凶极恶、天良丧尽如
在重庆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打黑行动中,落马的最高官员,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文强的检讨书,近日在各大网站交相盛传。这似乎又一次佐证了民主专政无所不能之教化功效:即便是穷凶极恶、天良丧尽如文强之辈,但若一经由法律的教化,也能立马痛定思痛、弃恶从善。作恶、落马、忏悔,这基本上成了一种规律:每当有了高官的落马,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该官员的检讨或者忏悔。所以,自文强落马的第一天起,偶就一直在琢磨,曾经的文大局长将会给社会怎样一份检讨?这倒不是说我有多么地先知先觉,相反的,它折射的只不过是我的一种迷信。对于规律的迷信,让我深信文强也必然沿袭着同样的程序,出炉一份绝对具有文采的检讨。
规律总是值得研究的。文强的检讨,让我再次试图解析这规律里所蕴含的必然。
把落马的官员们等同于法盲终究是对官员们的一种轻视,也是对事实的一种不尊重。所谓知法犯法,对于东窗事发会面临的恶果,靠执行着政策和法律法规而生存的官员们,比之一般的群众,无疑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即便是普遍共存的侥幸心理,也未必会让并不弱智的高官们天真地以为绝对平安。事实上,当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雷区的时候,对于为恶的高官们而言,早已预知到了可能出现的后果。这就好比小学生明明知道划破女教师的裤子会被开除却依然要划破女教师的裤子一样。学生早就知道了会被开除,也早就有了被开除的心理准备,学校却依然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开除了学籍就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
事实上,对于已然踏上了不归之路的高官们,再严的法律也扭转不了为奸为恶的灵魂。这无关于勇敢。也并不等同于法盲因了盲点的拂开而幡然醒悟。检讨也好,忏悔也罢,所以层出不断地出炉,把原因归之于因了法律之剑的已然落下,然后才有着官员的灵魂回归,这与其说是太过高估了法律的教化作用,不如说是对于落马官员的认识,有着太多太多的误区。
或许落马的高官们真的会后悔,事实上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后悔。但后悔并不同于检讨,也不同于忏悔。这有着质的区别。
学生时代,笔者也是一个常与检讨有缘之人。因为打架,因为忘了作业,因为画一张乌龟图贴在女同学的背上,因为把垃圾筒放在半掩的教室门上让老师淋一场垃圾雨……坦白地说,这些错误,在触犯之前,自己早已知晓所为的不当,也早已明白了错在何处,就算不用英明的老师们的苦心启发,自己也能检讨到位个一二三四。然而,认识错误归认识错误,却并不愿意写检讨。这检讨既不能让自己更进一层地认识错误,更不谈上让自己从此就立马改正,永不再犯。可惜的是,老师们却不这样看,之所以有的检讨不得不写,不过是为了能得到老师们的谅解,最终保住学藉这条小命。按照现在很具人气的说法,这些检讨,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被检讨”而已。
由是此,依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思维看来,在这些落马高官们的众多检讨里,估计是不乏“被检讨”的。之所以“被检讨”,也不过是一如小屁孩时代的我们,玩的是期望侥幸过关而心不甘情不愿的花招。至于能不能过关,效果如何,这就好比落在大海里的溺水者,即便能遇上一根稻草,也必然会紧紧地抓住不放,宽一宽这聊胜于无的心。
事实上,救命的稻草或许也真能救命。法律讲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在国人很传统的观念里,也总是本着治病救人,不屑于“一棍子把人打死”。看着丫们足于感天动地的检讨,不知道执法者会不会动情地从轻了再从轻量刑,芸芸大众之如我辈,至少是不反对给这些浪子们一些回头的机会的——也或许,这总算为那些原本就不想杀的某某之流,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杀的理由。
写到这里,便突然想起电视剧里死与不死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皇帝怒,“尔可知罪?”答“臣罪该万死。”这臣多半不会死。
镜头二:皇帝怒,“尔可知罪?”答“臣无罪。”这臣多半会死。
呵呵,原来我们都是看过电视剧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