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都是好孩子

定势杂文2025-05-04 23:16:25
本期开学的时候,学校安排我接五年级106班,那时候我就听说这个班孩子比较调皮,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太好。因为这个班前身是寄宿部,到了三年级又从各班抽了几个学生加入这个班。这样组合起来的一个特殊班级,我真的没有信心带好。我自己身体不好,所以开学的时候我找学校领导讲述了我的特殊情况,不想接这个班,校长和书记都劝我说不要紧,慢慢来。
现在接这个班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我基本了解了班上孩子的情况。两个月的时间,让我慢慢靠近了孩子们,但愿有一天我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霸气老大许林涛
还没有看到学生,我就从原科任老师口里听到许林涛这个名字。听说这个学生在班上号召能力强,但是很犟性。最典型的是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课讲话,班主任让他站出来一下,他当时就跟班主任顶撞,并且大声喊,我就是不出来,老师去拉他,还还跟老师顶着,最后等老师把他拉到讲台上的时候,桌椅倒了一排,衣服也被撕破了。这样的一头犟驴究竟是什么样子呢。第一次注意他,是在开学第三天的升旗仪式上。
因为我不认识孩子们,那天升旗仪式我特意带了照相机,随时拍下他们的各种样子。当我在拍照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马上立正站好,可是有几个孩子就像没看见我一样,继续搞自己的事情。其时站在最后一个的是一个男孩。胖胖的脸蛋,眯缝着眼,我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问过名字,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许林涛。我对着他快速的按下快门,留下了好几张照片。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我也没有急于找他谈话。开学那几天很忙,也没有安排好卫生值日表,每天的卫生都是学生自愿留下做,这时,我把许林涛喊道一边,告诉他让他留下来做值日,我想看看他的反应,结果几天他都乐意接受了,并且做的蛮好的。我心里一喜,觉得这个孩子应该会转变。
于是我找孩子谈话,我承诺,只要他把自己管好了,我可以推荐他去学校大队部服务。开学第一周,他改变了态度,接下来大队部的招聘,我就给他开了“后门”,辅导员刘老师同意我的请求,让他当上了值日生。
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完全扭转过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候,所以我能容忍他的偶尔犯错,给一些时候吧,这个老大成为班上真正的老大——领头雁。

爱美厌学李菲
李菲,可以说是班上最出名的女生了。学习太态不端正,成绩一塌糊涂,常常跟老师顶嘴。上课的时候都在画眉毛,夹睫毛,脸上粉的雪白,而且从不穿校服,原因是校服太丑了。可能是青春期的萌动,喜欢故意逗男孩子,而且倒打一耙,总是来我这里告状,说男孩子打了她。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她每次来告状,我都说我知道了,我记下了男孩子的不对,等累计几次的时候我再去找男孩子算账。
其次,我故意借机会让她帮我做事,比如到办公室拿东西,安排到保管室领取我班的卫生工具,粉笔等等。我看她挺乐意为老师做事,于是我选她当语文小组长,刚开始,她对我说自己不行,别的同学不相信她,别的老师也不相信她。我说只要卢老师相信你行,你就一定行。这两个月来,她能顺心的完成小组长的事情。
记得有一天放学之后,我让她帮我拿包,然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候旁边有几位别班的学生问:李菲,这个人是谁?是你的妈妈吗?我答道,是的,我就是她妈妈。听完我的回答,她笑着对那两个孩子说,我不告诉你们。其实,我看到出李菲这时候很高兴,也很自豪的样子。我们一路走来,她又对我讲了几件事,而且再三叮嘱我,这是她的秘密,不能跟任何人讲。我都一一答应了。
但是这个孩子学习基础太差,英语和数学几乎一窍不通,所以作业就不能完成,每到周五的时候她就苦恼,不愿意回家,因为回家之后家里人对他都是责骂,没有一个人拿正眼瞧她,于是,我跟他爸爸哥哥联系,和他们沟通,讲明白了孩子现在的进步,以及还要家长配合的地方。

老油条方柳林
镜头一:某天下午第一节品生课,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许老师走进了课堂,这时候我正好走出办公室去三楼卫生间,看见方柳林在走廊上玩悠悠球,我没有惊动他(我想看看他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自觉进教室),等我从三楼上来的时候,看到他还在走廊上玩,于是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上课,他低着头不敢看我,乖乖的进了教室。
镜头二:某天的综合实践课,刘校长进来用多媒体展示小组活动安排,这时候方柳林坐在第二大组第一排,就用粉笔头丢第一大组的严蒙,丢了好几次,没有打中,却打在了女生李菲的头上,李菲一次次举手告老师,刘校长弄清楚情况之后批评方柳林,他还顶嘴,最后闹得整堂课都在处理这件事。
镜头三:某天下午第一节美术课,苏老师进了课堂,在跟孩子们认真讲课,讲完之后让学生练习画画,苏老师巡视,这时候发现方柳林把裤子拉开了在玩麻雀。
镜头四:某天中午放学,下课铃响之后学生都在走廊上排队,这时候方柳林抢过一女生的校服就往垃圾桶里丢,女生斗不过,只好哭着告诉老师……
镜头四:四月份组织去龙山烧烤,我任命方柳林为组长,负责他们那一组的分工以及卫生。我在九个小组之间来回巡视,看到方柳林非常积极,到后来,炭烧完了,油也没了,可是还有食物没有烧烤好,他主动掏钱去买来炭火和食油,让组内同学烧烤顺心,吃的开心。
就是这样一个别的老师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通过这次烧烤,让我看到了孩子闪光点,于是秋游回来,我在班会课上大力表扬他,并且给他发了一张表扬信回家。
虽然孩子还有很多缺点,但是至少不再惹别的同学了,上课不再下位置了,也不会在课堂上故意起哄了。

从上面三位学生的实例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怎么做才是最好。
记得我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班主任要坚信“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我觉得说的很朴实但合理。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个很有个性,很有思想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不再是以前那种你说什么,都无条件的接受,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许多令人想不到得东西,对老师不再是盲目的崇拜。所以要求教师从权威型向对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