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网络诡计

又一种网络诡计

史谍杂文2025-11-28 11:13:48
又一种网络诡计
记得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正当主人公站在演讲台上时,忽而钻出几个孩子来,莫名其妙地搂着他的腿叫“爸爸”。我现在竟遭遇到与此类似的耻辱。
我于2006年3月在“红袖添香”文学网站以真名——余日成注册,陆续发表了四十余篇文章。今年8月下旬,我意外发现在“全民论坛”网站另有一人以“余日成”为用户名,在其总共七篇文章中,竟有六篇是我发表在“红袖添香”上的,另一篇“当秘书变成小蜜”是他自己的。我顿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自家的户口本被人偷偷复制了,且在子女的分页中多出一个来历不明的“野种”,估计这类“野种”日后还会不断地添加。
诚然,天下名叫“余日成”的本不止我一个;我也无力买断“余日成”三字作为个人专用名或商标,自然也不能阻止本身不叫“余日成”的人以此为网名。然而,有一点是明确不过的:别的“余日成”如果纯粹只发他自己的文章,自是与我毫不相干;如果在我未注册的网站以我的名字专发我的文章,虽属未经授权私自转贴,但于我亦无大的损害,反正网上作品也不图一文钱的稿费;如果将我这个余日成与他那个“余日成”的文章混在一起,那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阴谋。
我并非觉得自己的文章有多好,另一个“余日成”要借我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但《西游记》中六耳猕猴的故事我还是熟悉的:唐僧被打、行李被抢,孙悟空是要受冤枉的,不是连玉帝、阎王乃至观音菩萨都辨不清真伪么!
将别人的文章窃来,换上自己的名字,这是粗俗却又要附庸风雅的低能儿炫耀自己的小把戏;以名家的名字去传布自己的文章,这是古时缺乏自信的无名氏之流的假托;而将自己的文章用上另一人的名字且与此人的文章夹杂在一起,这则是刻意的思想强奸,实在比盗窃更无耻、比假托更阴险。
六耳猕猴是要以孙悟空的名号去另立“唐僧”、自取“真经”的。得了功德是他的造化,惹了事端则全是孙行者的罪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