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有度
度是人们对一定事物应把握的尺度、分寸和应掌握的范围和限度,如果超出了一定范围和限度,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人的生活亦是如此,行为和做事不到位是一种缺失,就算不得完美,而越了限,过了度,就会事与愿违,就会导致错误,正所谓过失过失、一过就失,过错过错、一过就错。人们常说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适可而止”等,指的也是生活中的度。
生活是需要智慧的,把握好生活中的度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使自己的情感、情绪、理智处在平衡状态,做到不偏倚、不消极、不过激,保持适度;还能使自己的行为,包括学习工作、吃喝玩乐、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做到恰到好处,这也是一种境界。度不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需要认真把握,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和掌控。
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健康,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任何不良无度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饮食嗜好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比如纵欲无度、起居无序、饥饱不均,胡吃海塞、贪嗜烟酒、怠惰散漫、沉迷网络等等,可能图一时快感,但摧残的是自己的生命,葬送的是自身的健康。
人生最宝贵是自由,人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生命的精彩,会承受极大痛苦。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度中的自由,只有遵守法律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由。法律承认个体的自由,前提是个体的自由不能影响到公共利益,不能影响到他人的自由,这就是度。过度自由,超出了法律、法规、制度和社会公德的限度,影响到公共利益和他人自由时,就会受到限制或惩罚,过度的自由会导致失去自由。
人求知好学是一种美德,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博学多才自然是好事,但求知也有度。除在校学习外,生活中无论学文化还是学技艺,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不加选择,没有重点,必然学而不精,缺乏专长,会样样通、样样松,这是不可取的。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但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并非多多益善,郑板桥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读书无度,脱离实际,变成书呆子的确有人在。
勤奋是一种优良品质,聪明出于勤奋,智慧源于勤奋,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但是,人的精力、体力和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本人身心所承受的极限,甚至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结果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在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沉重的生活和生存压力,经常使人疲惫不堪,更要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学会减压和释放,善于放弃和舍得。过度劳神伤身,透支身体或积劳成疾,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和负担。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失了度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谦虚是大家公认的美德,过度谦虚则变成了虚伪。现在提倡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如不分场合,不加节制,就是一种任性和夸张。人际交往需要热情,但热情要有度,热度太低会使人感到冷漠,热度太过会灼伤人,使人反感。语言是一种纽带,是人们最重要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但不能胡吹海侃,言过其实,说话要讲究分寸,否则也会祸从口出,话多伤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摩擦。
拥有钱财可以使生活得到改善,但贪得无厌或挥霍无度会导致一盆如洗。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生活中的度,体现在方方面面,关键是自己如何认识和把握。生活的领域是广阔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了度将会更加和谐、美好,人生也会更加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