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虚造势成自然
叔本华说生存的本质就是虚无,他的求证是客观地在时空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中寻找到的一个平衡点,用人类求生意志的欲望诠释了永恒和瞬间的概念——都是虚无。【个人理解】
我这里说的空虚就有别于他的虚无了,我个人并不追求永恒也不追求瞬时,但我会珍惜瞬间守望永恒。秉者佛家四大皆空、道家无为本意、儒家务本求实的传统思想,我对空虚做了一番自我的解释。
佛家习惯说空,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相与无相依着一种缘的说法在变化无常。
老子习惯说道,道的建立在他的思维里面应该是天地间的唯一。只是我想:道其实也是一种虚的东西,但并不见得是唯一。
我想说的空虚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似有似无的气势理念,它构建在佛家的空里面,它寄寓在老子的道里面,承袭和发展了周易的文化,它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科学上说宇宙的形成是从一场爆炸开始,我用空虚理论的个人猜想是:宇宙起源之初,太空中不同的气势理念不协调地混在一起而发生了异常爆炸,之后形成了协调的理念气势,这些空虚气场开始了一种组合,各种不同的组合形成了这个宇宙,这个世界。并包括形成人类!气势理念在组合之间又产生了一种“大势”的规律,就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包括了我们人类意识的发展趋势。
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势里面了,举例说:科学家的发明在这里就该是随着势的发展而换一种说法叫发现了。世界在这样的气势理念里面更新着,包括我们人类的意识也在更新着。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产生,一切都是又都是顺其自然的结束。
我不是研究科学的,所以我也没有打算具体说这些世界本源的空虚,我想说的是人类在生存里面该如何理解空虚,我们究竟该怎么面对着空虚的发展之“势”。我想有些人是接受不了空虚的说法,那么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说是自然之势。
1、空虚造势成自然
生存的本质就是空虚。
然而这里的空虚不同于虚无,它是势,是空虚之势、是自然之势。它的最终含义是告诫人们:生存的本质是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不是指代让自然之势牵着鼻子走,它的含义是顺着自然之势的同时,让自然之势也顺着自己。适应自然而反适应自己,要兼顾两方面的意思。客观认识自然之势的同时,主观改造自然;被动地顺自然同时,主动地顺其自然、适其自然。这样生存的背后有一句话说得明白,叫适者生存。
没有欲望就不会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不懂得守望。缺乏了守望又怎么会理解生活理解自然?又怎么会和自然融为一体?守望是要有距离的,不至于让欲望演绎成了贪婪。保持一颗空灵的心就可以抑制住欲望的急剧膨胀,保持在低调的状态中人才会脚踏实地。
更进一步来说:在享受空虚的意境里,重要的是要了解空虚造势成自然的原理。其实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已经被包含在空虚造就的自然之势里面了,在遵循着“势”的发展而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势”,一切事物又都需要适当地调节或改变着其生存的方式,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不痛。而这样的变化方式因了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同:或进以为攻、或退以为守、或进以为退、或退以为进。
2、顺其自然与理其自然——融汇自然。
情绪、知觉、欲望那都是生命本源的空虚,是生命精神的本然,是生命中自然而然的体现,根本就不可能被抛弃。生命空虚的具体历练将在这种本然里面得以升华、得以超脱、得以羽化。
顺乎自然首先要了解大地万物和自身的生命本然。一面要接纳大地万物的空虚气势这也就要求了我们要有知觉;另一面则还要让大地万物也接纳我们自身的空虚气势这也就要求了我们要有情绪。知觉与情绪协调就可以顺乎自然了。
因为客观的自然里有新陈代谢的发展原理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顺其自然只是第一道门槛。
为了可以更好地融入自然还要——理其自然。对自然的理顺——让自然对自己也能理解顺服。这样就会有双方面的平衡。有平衡才会有和谐发展。当顺其自然与理其自然的步伐和谐一致的时候自己也就——融会自然了。
3、智慧与欲望——空虚
生命是作为一种自然形态的存在,就其自身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它的存在是合理的。而存在中的追求可以赋予生命一段不同寻常的意义,人类何以俯视其他物种就是因为人类追求的事物和其手段的高明——这就是智慧。拥有智慧确实可以让我们骄傲,可也正是因为智慧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空虚——思想在诠释事物的背后难免会对事物的归属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得到了就没有继续追求的必要,于是空虚;失去了就对事物的欲望难以找到平衡点,于是空虚。因为有欲望所以有空虚,空虚是一场对欲望的欲望!
生活中有太多的行为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欲望和空虚中。譬如说:
寄托空虚——这应该是对我们生活最彻底的诠释。无论是游戏,是事业都只是在无所事事的背后寻找寄托。当然,面对生存的概念我们就必然要来寄托空虚,可不要把寄托变成了无始无终的欲望,变成了贪婪。为了避免这样的歧途,我们要在寄托空虚的背后还要守望空虚。空虚只有经过了守望才能得以升华,才能达到享受空虚的境界。
逃避空虚——诸如说轻生。我相信一切的轻生行为只是个人没有处理好自己内心的纠结,以至于生出诸般错乱的情怀。生存的空虚细加把握其实都可以是我们改变自我的关键。成为自我演绎和自我历练的资本。
皈依空虚——顺其自然地死亡与寂灭。我们是从空虚里来再回到空虚里去而已。
逃避空虚、寄托空虚、皈依空虚等等一切的生存之道都包含空虚之势里面、包含在自然的道运之中。所谓空虚造势成自然,相信一切的空虚皆有定数,空虚不应该让我们回避,我们要直面空虚的意境。
4、空虚情怀
生命的本质就是空虚,享受空虚就是享受生命。
无论空虚带来了什么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无论清醒或者麻木;无论善良或者邪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生命与尊严
下一篇:男人的胃口从饭桌到席梦思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