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方》记者谈话录

与《南方》记者谈话录

竹栈杂文2025-11-27 00:15:46
南方:你好!老权:你好!南方:看了你在南方网发的关于工资的帖子了。老权:哦。南方:我想在下期杂志上提一下这个事,希望能对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有所推动。老权:好啊,有啥需要帮助的吗?南方:你方便不方便
南方:你好!
老权:你好!
南方:看了你在南方网发的关于工资的帖子了。
老权:哦。
南方:我想在下期杂志上提一下这个事,希望能对缩小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有所推动。
老权:好啊,有啥需要帮助的吗?
南方:你方便不方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老权:当然,我叫邱文权,揭阳“臭老九”一个。
南方:如果不方便,就化名。希望不要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
老权:说真话办正事,何“不好”之有?用真名吧,这样较具说服力。
南方:请问你工作几年了,教小学还是中学?
老权:“抗战”8年,现教中学。
南方:能说说为啥发出一系列帖子吗?跟帖的人很多,问题有所解决吗?
老权:我前段时间发的关于揭阳教育的文章,共9篇,因为是补课引起的,这些文章便叫“补课门”系列了。目前,上头终于兑现了去年教师节大会上的承诺:“从2008年1月开始,实行中小学校长岗位津贴制度,按中学校长每人每月300元、小学校长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实行岗位津贴……从2008年1月起,对中小学教师每人月增发生活补贴50元,退休教师每人月增发生活补贴25元,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班主任每人月补贴50元、中学(含中职学校)班主任每人月补贴70元。”——呜呼,这小小的果实,憋了5个月终究还是被逼出来了。看到了吧,这就是揭阳,一个相当牛“逼”的城市!比起前阵子惠州市的教师们,一升就是一千多元,能不惭愧吗?另一方面,周六“课外活动”虽仍在继续,但名义上取决于“师生自愿”,不愿参加的教师和学生只要够胆,完全可以不参加。再一方面,强制教师献血、不献血者罚款的现象没有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成果”发生在我所处的普宁,至于揭阳其它县区有无共享该“成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南方:这个“补课门”,你觉得和教师收入低有没关系?
老权:没关系,“补课门”是本学期新生的事物,而教师收入低是解放后至今快有60年的事了;前者非由后者引起,前者从头到尾都是上级蛮横压制师生而遭师生抵制的结果——广大教师、学生在某些领导眼里算个屁啊,只有无条件接受命令的份,无丝毫提议的权利。
南方:补课是咋回事我还没仔细看。我见也有网友说教师这个行业还算好的,还提到教师老是补课、素质不高等等。上次去揭阳也是跑一个教育的话题,听他们说教师自己私自办了很多班。普宁我也去过,去了二中。
老权:去二中干啥?二中只是个集中普宁优势力量“秀”出来的天堂,它压根代表不了普宁教育总况——就像你要了解百姓生活,不能只采访一个李嘉诚吧?私自办班也仅为个别现象,且是师、生自愿的,不存在强迫。
南方:那先把这个放在一边吧,想请你谈谈对地区之间教师工资差距比较大的想法。
老权:同工不同酬,甚至多工者少酬,哪个山区教师没意见?谁要口口声声强调什么“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先把他放到揭阳教两年书。
南方:嗯,但山区的公务员同样和珠三角的公务员收入有较大差距,包括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老权:公务员工资差异也大——这怎能作为不提高山区教师经济待遇的理由?就像张三得了前列腺肥肿,杀猪似的痛哭流涕,咱总不能要求李四的前列腺也必须肥肿吧?何况公务员者,“官”也,对“提高待遇”之事自古就有一套,焉轮得上你我操心?话说回来,其实就目前这个社会环境,最弱势的群体是农民,最该提高经济待遇的也是他们!
南方:就是如何说明这个差距过大呢?用省里有关部门的说法,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
老权:水平不同当然可理解,但每年差5万元工资就离他爹的谱啦。改革开放30年,我们听惯了“让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少闻“带动后富群众”的声音,这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和谐发展又从哪座山谈起?
南方:嗯,论坛上看到你举的这个例子了。
老权:我所认识的揭阳教师都没有住房公积金,他们要么住在学校,要么靠父母留下的房子——这是个“望父成龙”的时代。
南方:嗯,关键是差多少才是合理的?
老权:差距别超过1500元吧。譬如如深圳教师月薪5000元,粤东、西、北地区少说也要3500元才合理。
南方:嗯,这个差距应该比现在小很多,对吧。毕竟各地GDP水平差距也挺大的。
老权:然而教师除了工资,确实少有其它收入,一张工资单,其实就是生活质量的晴雨表。
南方:正常的话,工薪族就是靠工资生活嘛。
老权:山区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经济。
南方:另外,还有人谈到流动的问题,是不是限制很多?
老权:流什么动?
南方:有人提出山区教师待遇差可以流动到珠三角,对此你怎么看呢?
老权:说这话的人有点像那个说“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盖每个人都有他的根——家乡,这个根焉可像股票那样说抛就抛?况且,在当今学历泛滥、“人才”过剩的社会背景下,你到了珠三角,人家还不一定要你。
南方:嗯。
老权:我文章里有三则社会传闻,是真是假,借这个机会想请教一下省政府:其一,一个实际月薪1千多元的揭阳教师,其送往省里备案的工资表却显示为3千多元。其二,2007年底,省里发给揭阳教师每人1000元的物价补助,到了(揭阳)普宁教师手上仅余600元,到了惠来余300,到了揭东则一丝不挂。其三,2000至2005年间,应中央提薪政策,普宁教师先后增了3次工资,然3次都是从10月份开始领起——即是说,每一次前边9个月的增资都遭当局“暗”掉了。
南方:嗯。
老权:还有,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普宁,4月份已造表完毕的“补发山区教师高定工资”,称自2006年7月开始补发,至2008年5月份共计23个月——然而真正到了5月,前头“22个月”突然蒸发了,仅补还当月的高定工资——对各教师来说,那“22个月”可是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元呀!我希望能为广大教师讨回这笔公债,藉此特请省政府做主!
南方:噢!
老权:这就是政府行为,在珠三角该不多见吧?!
南方:补发工资的事,我们一定找个时间细聊!……现在提出“基本公共服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