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出体弱病残的孩子缘于教育本质变异
“这赛那赛,赛出一批体弱病残的孩子来”。昨日,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批评包括奥赛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各种赛事。(2010年12月31日来源:武汉晚报)。笔者
“这赛那赛,赛出一批体弱病残的孩子来”。昨日,在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批评包括奥赛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各种赛事。(2010年12月31日来源:武汉晚报)。笔者感到,郭生练副省长的这个批评振聋发聩!现在的孩子从表面来看,是好幸福,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而且一般都是两代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但是,从另一方面去看,孩子真的太可怜了、太辛苦了。没有兄弟姐妹的亲情感受,也没有童年时的乐趣。每天除了正常的上学读书之外,还要忙于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奔跑在这个比赛中,那个比赛中。刚从钢琴培训班出来,就赶着往美术培训班跑;刚刚跳完舞蹈,就急忙参加奥赛。许多的孩子都是天还没亮就出门,晚上星星眨眼才回家。有时候回家了还不能休息,而是又赶赶忙忙地做作业。孩子们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在疲惫不堪中奔波着,在睡眼朦胧中赶场着。
不仅是初中、高中的孩子这样地奔忙着、煎熬着。就是刚进校门的小学生也是这样的奔忙着、煎熬着。连什么叫奥林匹克都不懂,就要参加各类奥林匹克竞赛。甚至孩子刚进幼儿园,这种煎熬的生活就开始了。孩子们就象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就象旋转起来的陀螺一样,根本就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停歇一会。许多小学生就已经眼睛近视了,身体佝偻了,思维迟钝了,心中烦闷了。没有了童真,没有了童趣,只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
笔者身边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太多了。许多家长在上班之余就是陪着孩子奔跑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领着孩子参加各种比赛。一位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是连续四个暑假都和妈妈一起在武汉的一个钢琴培训中心度过。尽管孩子的钢琴等级已经过了六级,但是,孩子已经是瘦弱不堪。还有一位上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参加了奥数、美术、武术、跆拳道、游泳、小号等七个培训班。他的老师已经多次告诉家长,孩子上课时,总打瞌睡。家长多次批评了孩子,但是,基本没有效果,主要是孩子太辛苦了,睡眠太欠缺了。
因为家长们一致的心声是:不仅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要让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出色、更全面!坚决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哪怕孩子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坚持下去!哪怕成本再高再大,借债也要让孩子参加!孩子和家长都走上一条不归路!只是肥了那些培训班、比赛举办者的腰包!
出现这种现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有偏差。过去提倡的是: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那个时候学生们的负担相对而言就轻多了。后来又变成了唯考试成绩是论,就有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打、打、打,家长的王法”的顺口溜。再后来又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什么是学生的素质,许多和家长、老师和学校都存在着认识的一定的误区。很多人都把会做题、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会弹琴、会打球当成素质。所以,社会上这类培训班、辅导班就应运而生,遍地开花!各种竞赛、比赛也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没有哪个家长敢掉以轻心!就连生活非常贫困的农民,也要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城镇读书,送到培训班培优。
应该说,会做题、会唱歌、会跳舞、会画画、会弹琴、会打球当然是学生素质的一部分,但是,它们不是素质的全部。笔者认为:所谓的素质应该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性格丰满、学习成绩、知书达礼、待人接物等等。遗憾的是:现代社会却不是这样去观察、去评价一个学生。结果许多成绩突出的学生却不善于待人接物,不善于与人相处。甚至不善于待自己,起码的生活技能都没有,心理也十分脆弱,遇到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生命的悲剧!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为学生减负,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除了采取行政措施,建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长效机制外,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的人才观念。不以分数论英雄,不以片面遮全面!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份感动濡湿凝眸
下一篇:且看斑竹与网友的良性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