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对文学的反思
文学有力量还是无力量,应当从文学的本质和对社会的功能来看,而不是对地震而言。我认为从文学的本质和对社会的功能来说,文学在任何时间都是有力量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再现,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因此这就不能说文学无力量。从其功能来看,文学是通过创造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社会中的人,以揭示社会本质,反映社会客观生活,探寻社会客观规律,提高人类智慧,宣扬人文精神,以推动社会的文明,促进人类积极向上,促使人性向善,使人更加人性化。文学在满足人类的智欲追求的同时,在精神上凝聚社会的力量,使其成为战天斗地的动力。这些就是基本的文学功能,从这些功能来看,文学是十分有力量的。
从人类文明史和整个文学史来看,证明了上述的力量。但丁的‘神曲,’开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先河。歌德的‘浮士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托尔斯泰的小说成了俄国的一面镜子,对于废除农奴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巴尔扎克、雨果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等人的诗歌,都在欧洲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欧洲人文精神的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充分显现了文学是十分有力量的。
中国文学也不例外。屈原的楚辞,不仅开创了我国私人吟唱的先河,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为国为民、坚贞不屈的‘三闾大夫’的形象,永远供后世人学习和瞻仰。今天的端午节,就是为纪念这位最伟大的诗人出现的。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人民,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这些使中国人民在战天斗地中,在反对外来民族斗争中,战胜了一切灾难,使中国人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建立中国人民的人文精神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勋。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永远刻在人们心里,这些难道不证明文学的力量?
在四人帮极不重视文学的时代,文学的力量也充分显现了出来。天安门诗抄,敲响了四人帮灭亡的丧钟。这次地震中,最先传播在人们心中的诗歌,也成了鼓舞人积极抗震救灾的力量。至于说到新闻,那也只是文学大类中的一个分枝,若将‘报告文学’或‘记实文学’不看作文学,那只是一种偏见,国家组织的英模团,每一篇讲演稿,都是十分好的、催人泪下的文学作品,都能鼓励人们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都能使中华民族形成最强有力的的凝聚力。这些能说文学没有力量吗?
不过,作为作协主席的铁凝女士,说话并非无的放矢。她完全了解近些年来的一些文学情况。可以说,这些年来文学是十分无力的。这些年来,并没有能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学作品产生,没有本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出现,没有许多鼓舞人的士气、震撼人心的作品,文学的力量真不知如何体现。所以我认为她说的文学无力量,还是十分有道理的。这次地震中,王兆山这样的作家所写的作品,不仅没有成为时代的传声筒,反而背离了时代,这不仅没有力量,而且起了负作用,这才是铁凝女士应当担心的。打开各个网站,除了什么玄幻小说,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等等,还有些什么呢?这些能反映社会本质,显现人的本质力量么?当然不能。因为这些东西,基本是无灵魂的,能有力量吗?所以我要说,抗震救灾中的功利作用如何,不是文学力量之所在,而是文学能不能显现文学的本质,能不能以文学形式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才能说明什么是文学的力量。文学有无力量,在于文学有没有灵魂。若是有灵魂的文学,什么时候都是有力量的,无灵魂的文学,什么时候都是无力量的。至于这些年文学无力量的造成,这一篇中还不能叙述,但我认为,作为作协主席,考虑文学这些年的现状,文学为啥无力量,才是最根本的。下一篇,我就想谈谈我对造成文学无灵魂的原因说说我一些看法。
上面一篇,说到铁凝女士感觉到了文学这些年来的无能力,我认为,作为作协主席的她,更应当反思一下,这些年文学为啥无力量。我在这里,就帮她反思一下。
首先,我要说,这些年,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按照道理说,我们的作家是应当大有作为的,我们的文学应该是十分有力量的。
可惜的是,有人对主旋律的理解十分错误。这些人多半是从四人帮时代走过来的。四人帮是将文艺作为政治的工具的,在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文学仅仅是政治的图解,只是为政治运动服务的工具。当时的电影‘春苗’,就是十分典型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有人仍然抱着这个观念不放,他们总认为提倡主旋律,就是为政治服务,就只是对党的政策的颂歌,写出的作品多是标语口号,没有任何灵魂,没有涉及生活本质,没有充分体现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真正的文学灵魂。这种文学只能叫遵命文学,这种文学当然没有十分的生命力。这次,王兆山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
第二种情况,有人错误地解释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口号下,在反对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借口下,反对文以载道,否定文的灵魂,否定文学的社会功能。他们提倡写潜意识,提倡文学是自我情感的发泄,使文学缺乏思想。这种提倡下,低级文学纷纷出笼,文学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职责。这种文学有力量吗?这些年来,文学没有许多内容,文人只在词语上下功夫。什么先锋派、朦胧派、潜意识派,唯美主义等等,只要形式,不要灵魂的文学主张,引导着文坛,已经是十分的文学颓废,文学还能表现人的本质力量吗?文学有力量吗?
文学,在于引导人的思想灵魂。但是,开放以来,文学为经济服务,有的人为了钱,就完全放弃文学的天职。现在,不是文学去引导人们的思想,而是文学为了金钱,去迎合众人,这就是当今的媚俗文学。为了钱,有些人简直在出卖灵魂。休闲文学的提出,性文学的泛滥,玄幻小说的兴起,都是媚俗文学的体现,都是为了钱而去写作。文学只成了满足一些人休闲娱乐的工具,文学已经使人不能分清是非善恶,反而使人们将恶当善,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不要为错寻找理由
下一篇:“羊大”美,“女子”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