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作家,你还要被商业的大潮羁绊多久?
11月21日,在西安参加了青年作家吕学敏长篇小说《子宫》的研讨会。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运作的方式,但我还是大开了眼界。研讨会是由西安瑞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承办的,出席会议的都是陕西的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和
11月21日,在西安参加了青年作家吕学敏长篇小说《子宫》的研讨会。尽管我不喜欢这种运作的方式,但我还是大开了眼界。研讨会是由西安瑞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承办的,出席会议的都是陕西的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作家,还有有关部门的领导。除了陕西省作协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因故未出席外,其他出席这次研讨会的学者、作家和官员有陕西省铜川市市委常委、铜川市政府副市长王省安;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文学评论家李国平;陕西省作协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作家王芳闻;太白书院副院长、作家、文学评论家孙见喜;《报刊荟萃》杂志主编、作家方英文;作家朱鸿(其它头衔我不记得了,反正在陕西挺有名气的);陕西省群艺馆创作研究部作家何丹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喜剧世界》杂志总编、文学评论家丁科民;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西部作家研究中心主任、文学评论家刘炜评;西藏民族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作家周德仓;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刘笑海;《小说评论》副主编、白鹿书院副院长、作家、文学评论家邢小利;《美文》杂志副主编、作家安黎;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文学评论家邰科祥;《陕西画报》作家陈毓;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仵埂;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省民协理事张志春;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中心主任冯明清;《陕西人口》杂志主编程谦克;铜川电视台总编、教授、作家梁秀侠;铜川市评论家协会主席、作家蒲力民;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铜川市文联副主席、表演艺术家黄宏显;商洛日报总编、作家刘少鸿;商洛文化局副局长、诗人南书堂;商洛作协副主席、作家鱼在洋;《华原》杂志副总编、作家陈琳;有关媒体的记者和有关部门官员等四十余人,可谓是名流荟萃,大家云集,盛况空前,我为学敏兄的魄力、胆识何会议的圆满成功而祝贺,更为他家人包括从陕南远道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哥哥、弟弟、嫂子、弟媳、妻子而感动,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关爱和鼓励,他的事业焉能不成功?学敏幸甚!中国文学幸甚!
对于这样一种通行而流行的商业运作模式也使我望而却步!如果中国所有的作家和文人都需要为一本书的出版发行而苦恼而周折而浪费掉大量的宝贵的时间、精力的话,那真是文学的悲哀,何况背后还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当文学为着某种依附而被僵化了的时候,文学就死了,文学就孤独地走向了沉重的死亡!
中国文人,你们好吗?如果你是一位像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那样的多产作家,是否还要开上九十几次甚至上百次研讨会呢?
显然,短短的几个小时是不能研讨完一部伟大的作品的,一部作品是否有生命力还需要漫长的历史时期去验证,真正不朽的作品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或时代的变迁政治的变化而悄无声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学敏兄的一次无奈地选择!好在有那么多人的支持,有那么多名流的颂扬,有许多著名的商州老乡和亲朋好友的鼎力帮助,相信学敏兄一定能成功!可是,加入没有这些人缘和机遇呢?加入后面没有这么多的人的帮助和宣传呢?我们就不写作吗?学敏兄还有好几部大作等着出版,倘若都要这样隆重地搞研讨会的话,我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忍想象的。但愿学敏这次能一炮走红!
中国的文学,你为什么这么沉重?
中国的作家,你还要被羁绊多久?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