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流浪作家的亲密接触

我与流浪作家的亲密接触

顺乡杂文2025-11-23 12:13:42
一、初识贾晋蜀,流浪作家的启示2008年的武汉,对我来说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老天爷把一个又一个的朋友送到了我的身边。这一年,我认识了流浪作家贾晋蜀和段卫洲夫妇。那时,我正在一家健康网公司做业务。十月的一
一、初识贾晋蜀,流浪作家的启示
2008年的武汉,对我来说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老天爷把一个又一个的朋友送到了我的身边。这一年,我认识了流浪作家贾晋蜀和段卫洲夫妇。
那时,我正在一家健康网公司做业务。十月的一天下午,我要去广埠屯的口腔医院谈事情。在天桥底下,我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二十多岁,平头,气质儒雅憨厚,夹克衫里穿着一件白色的粗布褡裢。面前摆一个小书摊,上面放了一块牌子:作者签名售书。我翻了一下,有《去家乡之路》《有根据颂——一个温暖的序曲》《梦之旅》等几本书,都是作者的原创作品。
这个人话不多,几乎是问一句说一句。一个作家,能拉下面子来到街头,象贩菜一样卖自己的书,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吃文学这碗饭,需要付出很大的艰辛。
当他看到我手里的一串念珠时,话便多了起来,问我是否信佛,我说是的,他便说他也喜欢看这方面的书。信佛的人一般比较善良,不做坏事,劝人行善。在他的《去家乡之路》里,开篇即是:善良是唯一的出路。
他就是“褡裢书兜走遍天下”的流浪作家贾晋蜀先生,山西偏关人,网上对他有大量的报道。
等我办完事回来时,发现他身边围了很多人买书,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女生帮他卖。我以为那是他女朋友,那女孩也高兴的说是他的朋友,后来才知道是热心读者。
看他卖的这么好,我想混点生活费应该没问题吧。同时我也想起了文学界的一些悲剧。诗人梧桐树因为不堪生活压力而自缢于东莞家中。马桶桶拿积蓄印了一千册书卖不出去,大赔。
文人啊,为什么就不能走出来养活自己啊,外面的天空其实很大……

二、找到段卫洲,帮作家们卖书
顺着贾晋蜀的指引,在不远处我找到了诗人段卫洲。
段卫洲,陕西渭南人,他的诗歌质朴不俗,既有对生活的挚爱又有对人生的深思,同时具有泥土的芳香和信天游的韵味。
他的著名诗句如“命运给了我一双用途迥异的眼睛/一为透视黑暗,一为追求光明”。其实人们不知道,这是诗人用生命,用血和泪写出的诗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诗人因为一次事故而一目失明。
见到段卫洲是在离贾晋蜀不远处的亚贸邮局附近,这一带高校云集,有很多人在此摆地摊营生,诗人段卫洲就在其中。我想用“鱼龙混杂”来形容这里形形色色的人们,不知是否欠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我的好朋友。
段卫洲不似贾晋蜀那样形只影单,他和女友李小玉在一起。
段卫洲三十多岁,戴一副黑框圆眼镜,光头如和尚,上身穿蓝色粗布对禁衫,下身穿白色粗布短腿裤。上衣有些过长下衣又有些过短,人看起来倒也精神,古色古香的意味,仿佛深山里来的隐者一般。他的女友李小玉是一位江南秀女,个子高高的,美目俊靥,性格开朗而细腻。段卫洲好福气啊。
因为是下午我已经下班了,就在那里帮他们卖书。围上来很多人,我帮着吆喝,“看一看啊,作者签名售书,原创文学作品!”。有很多人来买,段卫洲就一本一本的签名,再由小玉递给人们。我则负责给人们递书试阅。等人们散去后小玉告诉我,其实不用吆喝的,因为我们卖的是书而不是菜。哦,我晃然大悟。
第二天是周末,我又应段卫洲的邀请去帮贾晋蜀卖书。
 这两天不断有读者给我们留下联系方式。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三、约最牛乞丐,请作家们吃饭
贾晋蜀是一个很质朴善良的小伙子,他有理想有追求,而且深悟禅道,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他说每天卖书时,往地上一坐,便如和尚打禅一般。
在马路上有一些乞讨的残疾人,有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面前摆一个钱缸。每到此,贾晋蜀总要投上几个硬币。
有一天我突然有了一种想请他们吃饭的冲动,那天晚上,我和贾晋蜀、段卫洲、李小玉一起吃水饺。因为是北方人,我们吃的很香,只有小玉一个人要了一碗汤喝……
后来,我把他们的事情告诉了夏海波,这位乞丐作家,刚刚出版了他的新书,要赴长春参加首发式。他听说后很感兴趣,决定要见一见。
某天中午,我们在司门口的三国英雄火锅城,七八个人聚在一起,把酒话天下,非常热闹。经段卫洲推荐,我和夏海波都加入了草根作者社团——兜兜文学社,而且“最牛乞丐”夏海波先生还被推举为名誉社长。
夏先生非常兴奋,尽管这次聚会花了他不少银子。可惜的是,贾晋蜀先生因事没能赶过来。我、段卫洲和小玉、谭良波、曹杨、夏海波和蔡丹凤(此人后来把夏海波洗劫一空),参加了此次聚会。
后来我们天各一方,很少有机会再相聚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