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侬细语,鸟语花香
吴侬细语,鸟语花香。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丽水话,实际是吴方言中的一个分支,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因为,丽水话和普通话相差甚远,所以,第一次接触讲丽水话的人,假如一句也听不懂,根本不足为奇。
丽水人说话,吐字发音语调语速相当快,让人感觉云里雾里。曾经有人感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丽水人讲土话。
在我从事的行业中,接触的顾客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初来乍到,对丽水的第一印象很惊奇。说我们丽水人一开口,讲话就象炒豆子,劈里啪啦,叽里呱啦。他们仿佛是“鸭听天雷”。有一位和我合作多年的老板,只要听见我讲丽水话,他就头晕,因为,他听不懂我是表扬他还是骂他。正因为知道他根本听不懂我说什么,每一次跟他讨价还价,我故意夹着土话,把他的价格压到最低。如果他不同意,我就用丽水话刺激他,直达目的,我才善罢甘休。
我那乌鲁木齐的网络老爸在我的空间里留言:“好像在听外国人讲话,字倒是都认识,意思却搞不懂。”为这,老顽童还写了七绝:“莺歌嘀呖宁波调,燕语啁啾丽水腔。心清自荐当翻译,老爸读帖笑断肠。”哈哈,真是鸟语花香满书话。
丽水人的口语,把女孩子叫作“囡居过”,妇女叫“远居客”,老太婆叫“捞蒙”,早饭叫“天工”,中饭叫“奶鹅”,晚饭叫“威尼”,昨天叫“什慢”,今天叫“该呢”,明天叫“末骄”。这些常用语,假如与普通话相比,发音和意思都是大不相同。表现最为突出的还有:比如形容措手不及的是“无离拔空”,骂人傻瓜的是“木卵”,可怜是“赛过迷”,膝盖是“脚裤头”,蝙蝠是“比叶”,聊天是“念白勺”。丽水人骂人最多的话是:“脑副清”“你没卡我炯”。称呼最小的姑妈叫“四娘”,漂亮的是“三好”,神经病的是“神头八脑”,不知道的是“晓副滴”。丽水话,它不像普通话里有“很”,“非常”,“极”几个副词表达,而是有一个专属的修饰词。比如:“很硬”,“很冷”,“很黑”,“很轻”,“很大”,丽水话分别是:“铁硬”,“冰冷”,“墨黑”,“屁轻”,“天大”。更让你奇怪的,当丽水人称呼长辈为亲爹或亲娘,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亲生父母,其实却是干爹干妈。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口语实在是高明透顶,精妙绝伦呢。
敲锣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我想,如此的南腔北调,在清朝时期,那些天南地北凑到一起当朝为官的人,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又不同,相隔千里,人情世事更不同。他们在没有普通话的情形下,会不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方言笑话?他们又是怎么避免这种问题的频频出现?呵呵,想必这顾虑已经是多余的了。
口语,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奇妙的享受,同时,也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积累演化而来的语言结晶。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推广,发扬光大,让其代代相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罗丹的一击
下一篇:网络文学之文学性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