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遛山听声
过去游山玩水是一种奢侈而艰难的事情,如今从古城到南山的道路拓宽了,到山里的路也多了,交通工具便捷了,人们空闲的时间充足了,进山就象人们每天在房前屋后饭后散步一般显得十分方便,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汽车就到了
过去游山玩水是一种奢侈而艰难的事情,如今从古城到南山的道路拓宽了,到山里的路也多了,交通工具便捷了,人们空闲的时间充足了,进山就象人们每天在房前屋后饭后散步一般显得十分方便,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汽车就到了山根下。上个星期我们三人从石峡沟顺着子午谷往山外走,今日和魏总顺着子午古道从外向里再遛一趟。山里虽冷,却少了令人窒息的污浊空气,听不到城市里汽车来回穿梭的吵杂,更看不到人们急急匆匆奔忙的身影,多了几许难得的清净和闲适。别车徒步沿着子午谷口向山里步行,山峰象正在脱毛的猴子一样丑陋,山坡上树木萧瑟,山涧溪水漫流,隐隐听得溪流低吟轻唱,顺着溪流而上,过道观金仙观,到七里坪,进山的路难行起来,路窄曲折坡度大,侧耳细听是鞋底和沙地有节奏的摩擦声,还有登山者呼呼的喘气声。走累了坐在小路旁的石头上歇息片刻,放眼看到山民放养的鸡在房前屋后觅食,一个长着红色羽毛的大公鸡站在半截沙土墙上伸着长长的脖子红着脸“咕咕咕”的引吭高歌,一个芦花鸡刚刚从鸡窝里出来抖着身上的柴草“咕答答,咕答答”的叫唤着,生怕主人不知道它下了蛋似的,其它几只母鸡踱者悠闲的步子旁若无人的在沙地里觅食。沿着山间羊肠小路继续前行,山涧落差较大的地方形成了晶莹体透的冰柱,溪水从冰柱里层渗下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魏总快步走下小道,来到冰柱上方,用手搬起一块头颅大的石块,使劲的砸向冰柱,在剧烈的打击下,玉珠四散,破碎冰块和山涧下的冰面撞击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石头落在冰面弹出好远。我问魏总:这一下应当是玉石俱焚,也算把你近日的怨气发泄了吧,他笑而不答。
我们艰难跋涉到土地梁上,遛山的人多了起来,有的手拿手机享受着流行音乐,三个上了年岁的老者坐在太阳明晃晃的地上,专心致志的听着录音机里播放的秦腔唱段,魏总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染,站在山梁仰着脖子对着皇玉寺方向的山梁高歌一曲陕北民歌“圪梁梁”,魏总歌唱的不错,有点红萝卜调辣子吃着看不着的味道。这里歌声未落,皇玉寺山梁上响起了女声的“走西口”,这一唱一和引得坐在高处树背后的遛山的人发处欢快的笑声。魏总不好意思起来,催促着赶紧下坡到碌碡坪。
快到坡底听到对面山林里传来“叮当叮当”的音响,走近细细观看,原来是两头黄褐色的秦川牛在山坡的树林里悠闲的觅食吃草,牛脖子系的铃铛随着它吃草的节奏发出的。转过山脚往石硖沟方向前行,脚下的落叶已被遛山的人踩的细碎,人走在上面发出“噌噌”的声音,就象踩在地毯上舒服,踩在叶形完整的落叶上发出“咯沙咯沙”声音,脚底被小石子垫的生疼。
太阳西斜,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照在山坡上,满坡落叶反射出黄色的光芒。山势愈高风声愈大,“嗖嗖”的冷风从耳旁刮过,没有离枝的树叶“沙沙”做响,大山显得有些寒冷和寂寞。几只疲倦的喜鹊从头顶飞过,落在它们用树枝搭成的窝旁,“咋咋咋”的叫个不停,山凹生添了几份空旷。坐在山坡阳光充足的地方,靠在粗糙的大树干上,放目远望山峦叠嶂,大山的阴坡没有融化的雪象大片的棉花铺在那里十分扎眼,“哗哗哗”的溪流声从山涧传来,却看不到它的身影。“咚咚,咚咚,吱,咚咚,咚咚,吱”,这是哪里的声响,定睛细细观看,呵呵,原来是树木医生啄木鸟在的树枝上,用它那尖尖的嘴巴在树枝上有节奏的磕着,从而把树干里的虫子驱赶出来满足自己的食欲。我们几个遛山人看着不敢大声喘息,生怕惊动了山里的生灵。
熟悉的石峡沟就在眼前,山沟里的人们家里已升了袅袅炊烟,公路上急驶而过的汽车看的清清楚楚,“滴滴滴”的喇叭声不断传来,人们的嘈杂声也多了起来,这预示我们即将结束的这次遛山之旅。我感叹人们遛山时大山的钟情和眷恋,正是:访山良久忘归途,邀月煮茗醉方休。喧嚣尘世宜心静,大山无声情悠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