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

理发店

掌上珍小说2025-11-15 10:58:41
这一回,我给你讲讲关于理发店的故事。不,不,不是你在城市的大街上看到的那些豪华气派的理发店,也不是那些胡同里打着“理发”招牌做皮肉生意的理发店,那些没什么意思。这一回我给你讲的是我们鲁西南那儿一个偏僻
这一回,我给你讲讲关于理发店的故事。不,不,不是你在城市的大街上看到的那些豪华气派的理发店,也不是那些胡同里打着“理发”招牌做皮肉生意的理发店,那些没什么意思。这一回我给你讲的是我们鲁西南那儿一个偏僻小镇上的理发店的故事。
你知道我今年回家过年在集上碰见谁了不?我碰见我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丁丽了。这个丁丽当年可是我们镇上的一个热点人物,曾开了我们镇上第一家美容美发厅,人又长得漂亮,有“理发西施”之美誉,生意自是红火了一阵子,不过,现在也是人老珠黄,难寻当年的美丽容颜了。唉,真是岁月沧桑呀!你看看我也是,当年我是一个多么有精神多么有气质的小伙子呀,经过这些年的风吹雨打,现在不也是头发稀少,在稀少的头发中也生出了不少白发了吗。唉,不说我了,我不是咱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咱还说丁丽,她是咱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我只记得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和丁丽是同学,至于一二三年级是否同学,我记不清了,可能那个时候她不在我们小学读书,到读四年级的时候才过来的,可到读五年级的时候,她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据后来的情况看,她可能是不读书了。我们鲁西南那地方虽说在历史上是个兵家必争之地,但到了现如今,特别是到了这日新月异快马加鞭都赶不上的二十一世纪,依然是贫穷落后。我们那里的女孩子很多都只读个小学就不再上学了,还有一些连小学都没有读过的呢。不,你想错了,不是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那里的人们思想意识还没有上升到那个高度,只是因为穷,上不起学,再说了,女孩子长大了,早晚是人家的人,那还让她上学干啥。这样看来,丁丽上到四年级是很正常的,比那些一年学都没上过、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女孩子又不知道强多少幸福多少呢。
丁丽不是俺集上的人,但是她们村离俺集上很近。她们村里人少,没有自己的小学,她们村里的孩子便到附近几个大村庄上来上学。俺集上的小学是我们镇上的中心小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其他村上的小学都要好。不过,我估计这不是她到我们小学来上学的主要原因,她要是奔着这些来我们小学上学的话,就不会只读到四年级就不读了。你用脚趾头想一想也能想的到,是吧?那她为啥到俺那小学来读书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她爷爷在俺那集上开了一家剃头铺,她二叔后来也开了一家剃头铺,不过她二叔的剃头铺不叫剃头铺,而是叫理发店。再后来她也开了一个,当然,她开的不叫剃头铺,也不叫理发店,她开的更高级,叫美容美发厅。这些在后面给你讲。这样一来,她中午放了学就不用再跑二三里路回家吃饭去了,到她爷爷的剃头铺或者她二叔的理发店来吃饭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分析,是我主观臆断的产物,可信可不信,均不影响咱后面讲的故事。
丁丽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身体已经发育得很好了,可能是早熟吧,呵呵。那个时候的她已经是个子高高的,腿长长的了,我们一些小伙伴送她外号“高个子驴”。这个外号我们不敢当面喊,当面喊的话会遭她痛骂甚至殴打的。你想想,她比我们高一头多,吃的也不瘦,我们怎能打得过她呢。那时候,她的胸脯可能也挺起来了,应该像书上形容的女人的奶子那样,圆圆的,鼓鼓的,静止的时候像两个刚出锅的大白馍馍,当然不冒热气,跑起来的时候像两只欢快的小白鸽或者撒欢的小白兔。她的屁股也可能翘起来了,书上怎么形容女人的屁股呢,我还真不知道,看书的时候没太注意,因为我对女人的奶子的敏感程度胜过女人的屁股。听清楚没有,我上面说的只是可能,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那时候我还太小,还不懂得怎样欣赏女人的这些部位,现在的我讲述起来只是根据她当时的身高、体重来推理她的第二性特征。曾经,她凭着这些自身的优势,在我们全镇小学生运动会上拿过1000米长跑第一名,奖品是奖状一张,毛巾一条。不管是比赛的时候,还是发奖品的时候,我作为观众均在场,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
她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一般到我都不记得她有多少次及格与不及格了,不过,像她这样的身体条件可以考体校。她要是考体校的话,培养培养可能成为王军霞第二。可是,她没有选择读书考体校这条路,而是选择了开一家美容美发厅,她的这一选择不当紧,我们中国可能为此损失了一位体育健儿。
说起她选择开美容美发厅,我估计也不是脑子一热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事。我不是说了吗,她爷爷,还有她二叔,都是干理发这一行的。俗话说得好,门里出身,不学也会三分。丁丽干理发这一行,比别人具有“门里出身”这一先天优势,另一优势也是先天的,那就是她脸蛋漂亮。女人漂亮就是资本,别说她开美容美发厅生意好,就是她到集上摆个地摊卖白菜卖萝卜,生意也会比那些不漂亮的女人好。到底有多漂亮?前面不是说了吗,有“理发西施”之美誉,你就展开联想想想她有多漂亮去吧。你可别说,后来我到了青春萌动懂得喜欢女人的时候,见了她还真有一点小小的冲动呢。
现在,咱先把她放置一边,说说她爷爷开剃头铺和她叔叔开理发店的事,毕竟咱这个故事讲的是理发店的故事,不是单纯讲她一个人的故事。
丁丽的爷爷丁三,在我们小镇上开剃头铺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鼎鼎有名。在我没出生的时候,他的剃头铺已经矗立在我们小镇上了,在我记事的时候,我们小镇上也仅仅就丁三一家剃头铺,并一直独家经营好多年。好像剃头在以前属于下九流的行业里面的,不是个体面活。丁三的剃头铺就在我们小镇集市的正中央,一间红砖小屋,小屋外面还搭建了一个草棚。小屋里设施简陋,仅有一把剃头专用椅子,这样的椅子都是特制的,比一般的椅子要沉重许多,前头有脚蹬的踏板,靠背是活的,有锯齿状的豁牙,可以根据需要往下放,放到最后一个豁牙就和平躺着差不多。正对着椅子的是一张靠墙放的破旧的桌子,上面摆放着几把剃头用的推子,还有剃头用的剪刀、刮脸刀子等家什。那刮脸刀子不用的时候是合起来的。对了,还有一块海绵,是用来擦头发渣滓的,每次剃完头,丁三都会用那块海绵在你脖子上擦几下,擦掉那些隐藏在你脖子里的头发渣滓,擦完以后还会用力吹几下,吹得挺舒服,当然不是为了让你舒服才吹的,是为了吹走那些海绵擦不掉的头发。我不喜欢丁三用海绵擦,我喜欢他吹,不过我更喜欢他的那块大海绵。那时候我很想有那么一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