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独立

幸福和独立

捏估杂文2025-11-09 03:58:06

有时候,我怀疑人从书中阅读到的,事实上并不是书中所有而只是人心中所想外化到书中而矣。
阅读《美人鱼椅子》,我居然续接上了近日关于幸福的思考。
杰茜一直不快乐。她是一个不成功的艺术家。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她追求艺术的被人接受的结果(也就是成功)而不得,她转而躲进婚姻的城堡内,成了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在内心深处,除了新婚的最初给过她全新的幸福感受,在平凡琐碎的婚姻生活中,她逐渐感觉不到幸福,因此她变得不快乐。这不快乐最终在女儿迪伊上大学离开她以后彻底暴发,她于是连婚姻都一并否定。她离开家,回到家乡,在水岸堤边,在她童年时期渡过幸福时光的小岛,遇见了惠特,一名修士。
惠特告诉她,她应该做她喜欢做的事情,而不要去计较结果如何。“我认为艺术引起争议或者招致的社会批评,未必能够真正触动人们,然而艺术的纯粹美却能够令人陶醉,使人震撼,能够让人们体会到一种永恒的东西。”惠特说“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全心全意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
杰茜爱上了惠特。事实上,这份爱,是一个渠道。经由这份爱情,杰茜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生命中的那个快乐之神。
走过这份爱情,杰茜已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虽然她最终回到了休的身边,但她并不知道休能不能够再度接纳她,她也并不十分的伤感。在她而言,找到了自我,她就有能力重新找回属于自已的幸福。
人必须成就自我才会幸福与快乐,这是我从书中领悟到的。

断断续续,把《美人鱼椅子》又重新看了一遍。这次从书中读到的却与上次有些不同。这次读到的是“人的独立性存在”。人的独立性,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逼迫,其实也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而女人常常依赖心过重,这是女人的天性,也是社会历史的成因沉淀于血液而形成的一种不自觉。女人先而依赖父母,转而依赖丈夫,最后依赖子女。现代社会,因为追求男女平等,女人反而不能够像以前社会的女人那样有纯粹的依赖心。但是这份依赖心是化在血液里的,比如说,希望自己的男人比自已强;在软弱的时候,希望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再成功的女人,如果没有幸福的家庭,也依然感觉不到全然的幸福等等。女人从女儿到了女人阶段,甚至从女人到了母亲阶段,往往是因为情感的生变才渐渐开始明白“女人”之首先为“人”的这个人生母题。于是,有一些女人就会明白,每个人对“独立性”的追求,其实就是“个体存在性”的证明,就是人之所为人的价值所在。
《美人鱼椅子》中的杰茜,一直到女儿考上大学离开家庭,因为夫妻太过平淡的关系而日渐生厌的情绪,才开始意识到“自我”这个蹲在内心深处的小人之强烈的渴望。意识而后追寻,杰茜犯了所有女人的通病:借由异性之爱寻找自我,也就是再一次将自我依赖到异性身上。好在杰茜最后终于明白了“在我的一生中,我总是以一种无可名状、模糊不清的方式,试图在其他人身上完成自我——首先是我的父亲,然后是休,甚至惠特,我不想再继续下去了,我想属于我自已”。在人生之秋,杰茜明白女人首先也要先成为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女人。杰茜最后终于做到了这一点,经由一次婚姻的出逃,一次激情的邂逅,一次人生秘密的大解剖,杰茜终于成为了自己——但是,这样的女人,毕竟是不多的,有大多数女人,一生都不能明白这一点,也有一部分女人明白了但做不到成就自我,因为欠缺了勇气和自我成长的力量。女人,要经过这种裂变,才化蛹成蝶,真正有能力自主地驾驭属于自己的爱与幸福!

真正的好书就是你可以从书中读到你想读到的一切。
真正的阅读其实就是思考、探索与发现。
书和读者休戚与共。
阅读是长长的思想之旅。书只不过是媒介,连接着读者和写作者,连接着所有用心生活的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