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病到底“贵”不“贵”? 500网民告诉你
我仔细地阅读了每一位网友的回帖,强烈地感受到当今老百姓对看病“贵”且“难”的问题积怨既久且深,已经到了不尽快妥善解决便会对社会稳定随时造成极大威胁的地步了。
在这500多篇回帖中,绝大多数网民都十分理智而坦诚地用自己掌握的实例和数据表达了各自对当今老百姓看病问题的明确态度和意见。只有极个别的一两个人在其中充当了从话语到人品都十分卑劣的小丑角色。由此可以这样认为,网民们的这些回帖,基本上代表了当今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对看病究竟是“难”是“易”、是“贵”是“贱”一事的共同看法。
我把网友们在回帖中表达的意见汇总一下,最突出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网友对看病一事得出的结论同那几位委员大相径庭:老百姓看病既“贵”且“难”。
2、百姓看病之所以贵且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行医疗体制存在过多缺陷所造成,具体原因大致还有:
(1)医院看病不是首先考虑病人的利益,而是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才会小病大检、小病大治,动辄CT、B超,热衷于让病人住院、动手术,小病大病都要开出一大堆费用昂贵的药品,总之,在想方设法增加医院收入的同时,还为自己今后推卸法律责任留下后路。这与医院本身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职业道德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以药养医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医疗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和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制度宗旨的。
(3)目前的药品营销机制中用层层支付“提成”、“回扣”等做法来打开销路,使得药品从出厂到医院开到病人手中这一过程,不知经过了多少中间环节,从而层层加码、层层加价,使得最后由病人支付的药费一路攀高,看病不“贵”才怪!
(4)社会医疗保险的普及面极窄,受益人数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极低,导致大部分百姓都要从自己养家糊口而且并不太高的收入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来支付医疗费用,小病尚能勉强应付,大病则随时都有倾家荡产的可能。
3、社会医疗资源分配存在地域差别和等级差别,医术较高的医生和医疗设施多数集中在首都、省会和较大的都市,不过这一点估计世界各国都相差无几,一时半会难以彻底解决。
4、社会医疗福利待遇分配欠妥,导致较少的人群不仅看病既不“贵”也不“难”,而且还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部分数目巨大的人群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正是需要政府全力加以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5、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应不光是代表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而应以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己任。再者,既然参政议政,就应围绕当前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动脑筋,想问题,拿出切实有效地解决办法来供政府选择采纳。老百姓不希望看到委员们再说出让普通民众痛心失望的话来,也不希望再看到有如某城市一位委员交出的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之类的叫人啼笑皆非的“雷人”提案来。后面这位委员交出的这个提案不知道是对振兴国家经济有益还是对改善人民生活有益?相信这只是极个别的偶然现象。如果我们的委员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都交的是这样的提案,人们真的会对这样的会议有多大的召开必要产生疑问了。
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的确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亮点和幸事。尽管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目前还没有条件做到人人都能够通过上网发帖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正当利益诉求,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的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官民双方观察和掌握真实的民情民意的极佳平台。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才会频频率先垂范,直接走进网络同广大网民进行对话与互动。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已有消息称新的医改方案最近即将出台,不知道这里汇集的网民们的意见看法还能否对这一轮新的方案产生些许积极影响?衷心希望的是,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看病既不“贵”也不“难”的那一天能够尽快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