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俭以养德
奢侈导致物产的消耗,耗费人工、土地,如建造陵墓墓园。厦门安乐永久墓园就开出售价800多万元的“天价墓”,这一行为令人咋舌,戏谑自己为“坟奴”的众网友感慨“死也有贫富贵贱”。人何不平静的看待生死?人人都是由生到死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至无的自然过程,为何要奢侈地占用别人的生存空间?这类事件所导致的土地消耗问题,使地方生产减少,物产不足,物件飞涨。古人言“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样,世界上的金钱就流入少数人手里了,不少人因为购买力薄弱的缘故,没有享受物质世界的可能,产生“仇富”心理。
俗话说,当官的怕平民,有钱的怕穷人。两级分化大,就容易处理不好关系,由此想到国家,富者以金钱的名义堕落奢华,就更加剧了普通人民的不安,两级分化严重。中国人的工资差距之大排在世界首位,令人惶恐。韩非子说,侈而堕者贫,力而俭者富。这句话是从结果上来说,而部分人却看不到这一点:认为奢侈的人为富者,只有富者才能奢侈。购买力人人都有,当购买的不是必需品时,就是思想上引起人趣味的腐化,尤其奢侈之风是社会腐化的见证。用知识、生活制造思想,这是汇集所有人的智慧;用钱、权利生产奢华,这是浪费所有人的辛劳。心灵不富有,就好比一位大款精神骨髓脆弱,心灵谷粮干瘪,加强思想教育,是源头,社会风气从认识开始,相信“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金钱规则并不可以衡量精神、和谐上的规律。他们不正视自身的行为,反而引以为豪,攀比,享尽人间奢华。其实很多享受与金钱无关,它无法解救风云变幻的世界,也不是人们呕心沥血的成品。
二、节约是一种精神品质
引用作家张抗抗的话:“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钱去帮助别人,却舍不得把一个好的东西或事物丢弃。我不是为了钱而节约,而是为了节约而节约。节俭的品德,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
有了节俭的品德,才有了节俭的行为习惯,随手关一个水龙头和花大价钱购买奢侈品一样容易。人们做事动机越大,越可能去从事。有的人有了钱选择去做积极的公益事业,有的人就仅仅做出利己的事,认为多流两滴水事不关己。金钱原本是为物物交换而产生的工具,应当好好地利用。节俭本身就是获得了财源,最破的纸也能写出人利·波特。金子只是宇宙大爆炸时期来到地球的古董,尽管它价值不菲,闪闪诱人,也不必因为它的古老力量而竞相崇尚。法郎士说,“如果你爱永恒,就应该很好地利用时间。昔日不再来;明天难保证;把握住今天,稍微耽误,它也会逝去,失去的将不再复返。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如果你不懂珍惜,就会将宝贵的财富随手掷去,但相反你爱惜它,懂得今天的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就会深信坚持真理的可靠,哪怕就是一条专属自己的真理,做人的原则。表情达意应言简意赅,《语苑》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勤俭可以助廉,不可以从表面看出人生的盈与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今天的你节约一点,收益的还是自身啊,唯有精神的强大才能凝聚世界的力量。
工作之余被人冷落的书籍,不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吗?也是科技浪费。古代人甚至千里迢迢的借来书,抄好以后,再还予别人。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我们的心把它放错了位置,或被我们的手浪费了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