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雁”美人,出塞和亲之王昭君
提起王昭君,人们就要问为什么她叫“落雁”美人呢?据相关资料介绍:“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一个普通女子,做为一个宫女不想当“笼中鸟”长年空守宫中;一个才华出众的绝色女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同时又为保国家平安,到那种所有宫中女子都不原去的大漠边塞,,一种远见卓识的眼光,为己、为家、为国的高素质思想,绝非是一般女子所能比的。这样的人才,这样的美人,如果不是自告奋勇的去争取,也许就只会在宫中终老一身,毫无作为,跟一般女子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像王昭君这样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何止她一人呢,如果都有王昭君这种思想境界,那这个世界真的将会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了,然而这样的女子又有几人呢?特别是那个汉元帝,真是有眼无珠,不了解事实的真象,仅仅以一张张画来看人,最后后悔都来不急了,白白的把自己身边的美人拱手于别人,都是别人的人了还长相思于昭君,而忧忧寡欢,在郁闷中死去,为了美人而忧郁而死的皇帝中国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汉元帝这样的人了,你说这个王昭君,就竟是怎样的绝世美人,美得都要了一个人的命,关于她的美那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王昭君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那种宫中“笼中鸟”的生活,同时也为国家和平做出了贡献,应该说已是两全其美的事了,可命运偏偏对这位美人不公,才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三年,呼韩邪就先她一步命归黄泉了。对于死了老公的她来说伤心一定不在话下,做为“宁胡阏氏”的她,还要重新嫁给自己的儿子,虽然这个儿子不是她亲生的,做为中原女子从世俗观念来说是万万不可的,你说她所受的痛苦是怎样的?我们是想象得到。但最终王昭君从大局出发,以民族利益为重,尊重了匈奴的风俗。这是她最难能可贵的了,如果换着其它女子早都立马自杀了。为了国家利益,不能不说她是完全牺牲了个人。自古红颜命多苦,虽然她没有改变自己的命多苦,却换来了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的局面,牺牲个人利益,而必免了两国战争,不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而且还使两国人民安居乐业!她之所以伟大就伟大在这里。一个女人能抵得上“千军成马”,她真可谓是具有“一夫当关,万夫末开”之气势的人呀!
附加王昭君的《五更哀怨曲》及《怨词》
《五更哀怨曲》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孔子不是圣人,世间只有孙大圣
下一篇:仇杀、手滑与大屠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