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子弟
没有高级补品的营养,没有城里父母的科学抚育,没有公园游乐场的天真烂漫,更没有托儿所幼儿园的早期教育。
农家子弟噙着母亲咀嚼过的食物,看着庄稼苗的葱绿,会发出咿呀的惊喜。一只玻璃瓶可以让他们赏玩半天,一张花烟纸盒足以使他们欢笑不已。
农家子弟进不了设备完善的学校,父母们也不奢望他们成龙,只要求能识几个字,到城里认识厕所就行了。于是他们刚刚学会写信,却被父母从土坯墙的学校里拽出来,非跟娘老子出外挣钱。
迫于家中的处境,和日益昂贵的学费,农家子弟不得不含着泪,看着校舍里零零星星的桌椅,加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中。
为了换得寥寥可数的钞票,他们起早贪黑,顶风冒雨;弱小的筋骨支撑起渺茫的岁月,黝黑的脊梁承担着艰难的历程。
农家子弟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他们的父母终年在家辛劳。等到家中刚刚有点盈余,父母却又急匆匆四处奔忙,为两年前还是光腚的孩子央媒。家中的债台上点燃起婚礼的红烛,映红两个还不谙人世的男女。
婚后的他们不能再依赖父母生活了,为了支撑新立的门户,他们想着法子挣钱。在家抢收抢种,在外忍辱负重,只有钱才能为他们带来欣喜,带来希望。
他们不孝敬父母,只能说娘老子没有福气;娘老子不顺依他们,那就是作父母的大错特错。有人说,生儿育女是一种罪过,在当今农村父子对骂,婆媳反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总有一些人,宁可忍受沉重的超生罚款,背井离乡地打“游击”,也要多生一个孩子。
这就是农家子弟,斗大的字不识半筐的农家子弟,他们有着使不完的憨劲,却不知如何迈进文明的门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重温《神雕侠侣》84版经典有感
下一篇:《出师表》与《止战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