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下杜鹃红
一、开发校本课程《井冈山斗争故事》的意义
1、着眼于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井冈山精神,探索全新的德育方式
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的开发是在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充分挖掘井冈山精神内涵后而开展的。课程的主旨是在坚持故事特色的基础上,以新的情节,新的内容,新的史料,展现毛泽东、朱德、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和井冈山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努力提高艺术美感,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从而使每一篇故事都能讲得出,读得懂,传得快。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井冈山的丰富内涵”,从小受到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热爱井冈山的情感。
2、着眼于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教师成长
龙市小学是井冈山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地处龙江河畔、朱毛会师广场旁。井冈山是一片热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到处可见革命旧居旧址,随时能听见情深意切的红色歌曲和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所以,本课程的开发也将为龙市小学的办学特色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此外,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必定会形成一个课程开发的教师团队,让一些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集体培训后迅速成长,成为龙市小学课程开发的骨干力量。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也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资料,为龙市小学今后校本课程的系列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的实践
1、前期准备工作
龙市小学成立了以校长谢礼传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经多次探讨,最终确定了开发以井冈山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井冈山斗争故事》。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对课程的整体规划、编写人员等方面作了具休安排。
2、全面推进课程开发
首先,拟定制度,激励开发。龙市小学在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小组”及编委会的基础上,还拟定了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相配套的《评价方案》、《管理细则》等多项制度,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其次,精心开发,不断完善。编委们不辞辛苦深入到龙江书院,茅坪等地收集有关井冈山斗争故事的资料,还向熟知井冈山历史的学者、专家虚心请教。2011年3月,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通俗易懂的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诞生了。因成书时间仓促,撰稿人员对史料研究不够,特别对少儿、学生的阅读兴趣承写作技巧上不够娴熟,所以,我校将在本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的后续完善或二次开发积累充足的经验。
3、宣传实施校本教材
首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学校隆重地举行了学习《井冈山斗争故事》启动仪式,邀请了市教育局、团市委、文化局、龙市镇政府、龙市镇关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启动仪式。立足班级,利用班会、家长会、教师会,向学生、家长、教师介绍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同时,利用学校网页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校本课程不断走进学生,走进家长,走进教师。
其次,创建“朱毛中队”、“滕代远中队”、“赖春风中队”、“朱良才中队”、“陈毅中队”、“何长工中队”等八个“英雄中队”。要求中队长收集该英雄的有关事迹、诗词、图像,让学生认识英雄、会读英雄的诗词,会讲英雄的革命事迹。
再次,通过多种形式实施教学。2011年6月,龙市小学举行了青年老师讲“井冈山斗争故事”比赛;10月,举行了四五六年级学生讲“井冈山斗争故事”比赛;2012年3月,龙市小学利用“视像中国”平台,每周星期五下午通过网络课堂向上海等地的学生远程视频教学《井冈山斗争故事》;4月,举行了英雄中队主题队会展示比赛。
最后,依据评价方案,积极实施积极性评价。
三、实施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的成果
1.通过讲“井冈山斗争故事”比赛,让全体师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井冈山火热的革命生活,更透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好地营造了人人争做井冈山精神接班人的良好氛围;
2.通过英雄中队的创建,让学生从小知英雄、学英雄,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更加增添对井冈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视像中国”平台,让全国各地更多的学生更为直接地了解井冈山的斗争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四、实施校本教材《井冈山斗争故事》的反思
1.一些教师对校本教材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还认识不足,部分教师觉得这样的课程开不开都无所谓。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每位中小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学习一定课时的校本课程。同时,校本教材也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还要加深教师在认识范畴的“软开发”。
2.如何继续推进新的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一个紧迫课题。我校虽然已编出了一册校本教材,但是这只是个起步。今后如何开发出符合龙市小学实情、具有更大教育意义的校本教材,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通传奇jjj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